【方剂名】甘露消毒丹,出自清·《续名医类案》 。此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剂,应用比较广泛 , 又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 。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450克)、淡黄芩十两(300克)、绵茵陈十一两(330克)、石菖蒲六两(180克)、川贝母五两(150克)、木通五两(150克)、藿香四两(120克)、连翘四两(120克)、白豆蔻四两(120克)、薄荷四两(120克)、射干四两(120克) 。
【用法】上药生晒研末,每服三钱(9克),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 , 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至汤剂常用量 。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
【主治】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 , 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
【甘露消毒丹】【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湿疹等病症 。
1.慢性乙型肝炎: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 。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以临床症状消失 , 肝功能复常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100%;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第7期)
2.高胆红素血症: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40例 , 与茴三硫片治疗作对照40例 。60日为1个疗程 , 共治疗2个疗程 。以临床症状消失,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内为痊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医学报》2011年第4期)
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与阿莫西林颗粒治疗50例作对照 。疗程5日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问均不宜进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以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河南中医》2013年第3期)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予甘露消毒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8例,每日1剂,水煎2次 , 取汁300毫升,分2次于饭后温服 。以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为痊愈标准 。结果:总有效率97.4%,服药时间最短7日 , 最长35日,平均22日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7期)
5慢性湿疹: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湿疹47例,局部渗出予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红斑处予炉甘石洗剂外搽 , 对照组42例予内服地氯雷他定片,局部治疗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1个月 。以EASI、SCORAD评分法测定积分下降指数>90%为治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8% , 对照组为26.2%,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第6期)
【方解】本方主治湿温、疫毒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 。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石菖蒲、藿香辟秽和中,宣湿浊之壅滞;白豆蔻芳香悦脾,令气畅而湿行;木通清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 。热毒上壅,咽颐肿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解毒利咽 , 散结消肿 。诸药相合,重在清热利湿,兼事芳化行气,解毒利咽,清上、化中、渗下三法俱备,主次分明 。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调畅,诸症自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