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五虎汤,出自明·《幼科发挥》 。
【组成】麻黄七分(3克)、杏仁钱(3~6克)、甘草四分(3克)、腊茶八分(3克)、石膏一钱五分(6~12克) 。
【五虎汤】【用法】上作一服 , 水煎 。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
【主治】主治小儿暴喘发热以及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痰黄喘急之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痰热型肺系疾病等病症 。
1.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五虎汤与鱼腥草注射液和常规西药治疗39例 , 与西药常规治疗37例作对照,常规治疗包括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支持疗法等,抗生素用青霉素钠盐 。疗程4周 。以临床症状消失 , 两肺呼吸音清晰,肺部炎症吸收,血象及胸部X线复查正常为痊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 4%,对照组83. 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4期)
2.痰热型肺系疾?。河米阅馕寤⑻乐瘟铺等刃头蜗导膊?8例,与先锋5号及盐酸环丙沙星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10日 。以咳嗽、咳痰、发热、苔腻消失(降至0级),肺部哕音减轻或消失为临床控制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 3%,对照组85% , 单项症状中,咳痰、胸闷、苔腻三项症状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第9期)
【方解】本方为小儿治喘名方 , 其组成即“麻杏石甘汤”加茶叶,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客肺,郁而化热 , 热伤肺络,肺气不宣之证 。临床应用以外感风寒、发热畏寒、喘咳不止、痰多色黄、脉浮滑数为辨证要点 。清.《医宗金鉴》:“暴喘传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扇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方最灵 。”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小儿肺炎、喘憋性肺炎、婴幼儿哮喘、非典型性肺炎等 。实验研究表明,五虎汤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等作用 。
【方歌】五虎汤清热定喘 , 腊茶入麻杏石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