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方剂名】牵正散,出自宋·《杨氏家藏方》 。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生用) 。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一钱(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
【功效】祛风化痰止痉 。
【主治】主治风中经络,口眼喁斜,舌淡红,苔白,脉弦 。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多发性抽动症、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病症 。
1.面神经麻痹:32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 。两组均运用针灸治疗患侧,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牵正散内服外敷治疗,而对照组在针灸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痊愈15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3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 。(《光明中医》2012年第6期)
2.三叉神经痛: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服用西药卡马西平片基础上进行辨证分析,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8.33%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3.血管神经性头痛:79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9例,对照组30例,疗程为20~30日 。结果:治疗组有效45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22例,有效率为73% 。(《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年第4期)
4.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牵正散加减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5例,结果:痊愈12例 , 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方解】本方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基础方,方用白附子、白僵蚕祛风痰、解痉挛;佐以全蝎祛风止搐,用热酒调服,可引三药直达头面受病之处.临床应用以口眼歪斜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加蜈蚣、天麻祛风止痉,则功效更佳;不过方中昕用白附子、全蝎为有毒之品,服用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 。
本方相关临床研究非常多 , 常配合针灸、电针等使用,若外邪偏盛,可伍用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久病夹瘀,则合用四物汤、桃红四物汤;久病夹虚 , 宜加用补阳还五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等;还可配合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西药 。
【现代研究】家兔后肢血管恒速灌流泵法实验表明,本方局部用药后20分钟可使专用敷药之后肢灌流血管阻力下降 , 用药30分钟作用达高峰 。同样实验,大白鼠用药后10分钟时后肢血管阻力下降,30分钟作用达高峰,60分钟后阻力开始恢复 。
【方歌】牵正散是《杨家方》 , 全蝎僵蚕白附襄,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歪斜疗效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