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常见的几种漂相,熟练掌握分析到位,你就是钓鱼大师!

在户外钓鱼的过程中,除了上鱼了,其他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看漂相,通过浮漂在水面上的动作才能判断水底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可是水底情况复杂,鱼群也不是一动不动,而且鱼群有大有小,吃口有强有弱,所以看漂相、识漂相,这样才能根据漂相的变化做灵活调整。

野钓时常见的几种漂相,熟练掌握分析到位,你就是钓鱼大师!

文章插图

我们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大黑漂,就是浮漂会快速沉水,然后沉没入水中,这种多为鱼钩刺中鱼唇或者挂到鱼身后,鱼剧烈挣扎希望通过这种挣扎让鱼钩脱钩,表现在漂相上就是瞬间黑漂;还有一种则是顿口,这种漂相多为鱼在吸食入口,尚未刺唇,随后各种不同类型的鱼种会导致顿口的漂相有一些不同,比如鲫鱼,吸食后钩入嘴,发现异物想吐出去导致一个顿口,随后急于把钩吐出去,会有向上游的动作,所以漂会慢慢的上顶;比如鲤鱼,吸食入口,发现嘴内有异物的时候会大口吐出,如果此时挂唇了,则会剧烈的摆动身子想办法脱钩,所以鲤鱼吃口会有一个打顿口,然后瞬间下沉,和鲫鱼是有明显不同的,那么除了这两种常见漂相之外,还有那些漂相是比较常见需要我们牢记的呢?
野钓时常见的几种漂相,熟练掌握分析到位,你就是钓鱼大师!

文章插图

第一类,小鱼闹窝的漂相,野钓最郁闷的事情之一就是小鱼闹窝,白条、麦穗、瓜子鲫等小体型杂鱼几乎能在所有可以淡水钓的水域顽强生存,吃口猛,下口狠,饵料稍微带腥味或者雾化的好一些都能被这些小杂鱼疯狂抢食,而且因为体型小、鱼口小,除非是专门用小号袖钩专打小鱼,正常垂钓鲤鱼或者鲤鲫同钓的钩条显得有些大,不容易吞钩,非常讨厌;这种小鱼闹窝漂相多表现在线组挂饵后没多久,浮漂刚开始翻身下定就开始顿口、顶漂、移漂、点漂等各种漂相频繁出现,但是动作幅度都不会很大,此时需要做一个判断,因为滑口鱼的漂相也是类似,这时建议拿一把没开过的腥味饵,直接撒到离钓点大约1~2米左右的位置,如果鱼星鱼泡不断,小鱼群疯狂抢食就说明遭遇到典型的小鱼闹窝了,如果不是则说明遇见滑口鱼逗窝了。此时建议有两种处理意见,第一种,浮漂调顿,同时饵料打黏,减缓饵料入水雾化时间;第二种,增加铅皮,做大跑铅钓组。
野钓时常见的几种漂相,熟练掌握分析到位,你就是钓鱼大师!

文章插图

第二类,遭遇截口漂相,这种漂相多为挂饵后的线组,刚进水面,漂还没有翻身,浮漂猛烈抖一下就直接斜着了,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和水面横平的状态,如果偶尔的一次是这样,有可能是找底不精准,遇见凹凸地形或者水下有异物,漂组打到异物上导致托漂了;如果连续好几次,稍微更换了钓点还是这样,基本上可以判断为鱼层错乱,遇见鱼群打截口,所谓的打截口,特指水域的鱼群不知道什么导致鱼层错乱,比如鲫鲤游到中上水层就开始吃食了;遇见打截口的时候,也是有两种处理意见,一是更换浮漂,改为专打行程翻身较慢、行程长的浮漂,这样更有利于鱼群截口,同时调漂,改钓底为钓行程;二是不动浮漂,改钓离底,将浮漂上推一个浮漂的距离。
野钓时常见的几种漂相,熟练掌握分析到位,你就是钓鱼大师!

文章插图

第三类,浮漂过钝导致跑鱼的漂相,浮漂会左右轻微摇动后再上顶1~3目左右,然后再慢慢的稳定住,这种十之八九是漂过钝,鱼撞饵之后,钩上没有饵料压目,会慢慢的上顶,如果连续出现这种漂相,可以判定饵料的附钩有问题,不然鱼一撞就饵就脱落,需要给饵料中添加一些拉丝粉或者粘粉,增强饵料的附钩性。第四类,鱼群进窝的漂相,这种表现一般表现为漂饵进水之后,等漂站稳之后会慢慢的上顶1~2目,动作很慢,然后再慢慢的下沉,这种情况多为鱼群进窝,不是单个的鱼进窝,二是鱼群,因为鱼群进窝后大幅度的摆尾导致钩饵轻微的上浮,上顶的漂目越高说明鱼群进窝的数量越大。第五种,轻口鱼吞钩漂相,不一般多为浮漂会缓慢的上送顶漂,速度很慢,但是肉眼可见,这种多为轻口鱼吞钩了,一般刚开始上送漂的时候先不要提竿,说明鱼正在撞饵、逗饵,一直到浮漂上顶的动作突然停下,赶紧提竿,说明轻口鱼已经吞钩了,此时是刺鱼的好时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