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不用害怕 新生儿肺炎预防措施( 六 )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 。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 。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 。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 。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


(二)保障要求 。


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 。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 。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


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 。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


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 。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 。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
????
二、开学后


(一)重点环节管控 。


1.入校排查登记 。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 。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 。


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 。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 。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 。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 。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