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真长老的兄弟赵员外身上有何隐喻?他和北宋王朝有关吗?( 四 )


智真长老的兄弟赵员外身上有何隐喻?他和北宋王朝有关吗?

文章插图
鲁智深是因为铁匠铺打铁的声音再下五台山的,这个铁匠铺在“父子客店”的隔壁,铁匠铺的掌柜叫做“待诏” 。过去,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叫做“待招”,是从理发匠开始叫起的 。书中却写成“待诏”,很明显就是写的给皇帝传诏之人 。所以,“待诏”在父子客店的隔壁,“父子客店”隐喻的就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客居”五国城 。这是“宋金海上之盟”所导致的结果,所以,鲁智深定制了禅杖、戒刀之后,便去吃了一顿狗肉 。
上文讲到了,“狗”就是宋徽宗 。但是,鲁智深的故事中还暗藏着明朝的秘史,在花和尚的身上还有大明黑衣宰相姚广孝的符码 。姚广孝给朱棣献投名状,“遇林而起”,就是在马皇后的治丧期间 。马皇后死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这一年是农历壬戌年 。而宋徽宗出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也是农历壬戌年 。《水浒传》中的很多故事,大致是这样的笔法,一个细节暗藏了两个王朝 。
所以,鲁智深这个人物的身上,隐藏着宋、明两朝历史——这也是题外的话 。鲁智深两次下山,都大闹了五台山 。其实,是赵员外怂恿的 。
鲁达做了和尚,赵员外还时常给他送吃的 。一段时间没送,鲁智深便口中淡出鸟来 。于是,下山去喝酒 。又因为“待诏”的召唤,鲁智深“奉诏”大闹五台山 。
智真长老的兄弟赵员外身上有何隐喻?他和北宋王朝有关吗?

文章插图
赵员外与智真长老真的是兄弟吗通过对鲁达、鲁智深的解读,赵员外是什么样的隐喻,大致也就比较清楚了 。那么,智真长老又是什么人,他与赵员外真的是兄弟吗?
却说赵员外在七宝村对鲁达说:五台山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萨道场 。寺里有五七百 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 。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 。
赵员外的这段话,出自两则历史记载,我主要讲《宋史·太祖本纪》中的一则赵匡胤事迹 。赵匡胤尚未发迹时,曾经寄居襄阳僧寺 。寺中一个老僧深通阴阳术数,看了赵匡胤的面相,便对他说: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于是,赵匡胤受了老僧的厚赠,北上遇到了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从此“发迹” 。
赵匡胤得了天下,便一改柴世宗的灭佛政策,大兴佛教寺院,厚待僧众,北宋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宗教局面 。这就是赵员外说的,我祖上曾经舍钱在寺里 。而他所说的和尚兄弟,应当指的是他祖上与襄阳老僧的关系,智真长老是绝不会认赵员外为兄弟的 。
智真长老的兄弟赵员外身上有何隐喻?他和北宋王朝有关吗?

文章插图
赵员外带着鲁达来到五台山,见到了智真长老 。在这段时间里,赵员外与智真长老多有交流,但二人绝没有称兄道弟 。智真长老不仅深通先天神数,还能真魂出窍,知道鲁达、鲁智深的前世今生,难道他不知道赵员外是什么样的人?智真长老不仅知道赵员外是什么样的人,恐怕还知道鲁智深将会“奉诏”吃狗肉大闹五台山 。
我这样讲,也不完全是以此故事推断彼故事,以智真长老深通先天神数而判断智真长老知道赵员外的来历,而是因为书中有“五花度牒”为证,这个符码,也是以赵员外隐喻宋徽宗 。
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资格证明 。北宋对出家人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对佛教徒而言,必定要先带发修行,到了朝廷规定的年龄才能参加各级官府举行的相关考试,然后颁发度牒 。由于对度牒管理很严,民间开始买卖 。朝廷一见有利可图,便收回了颁发权限,以此作为官员政绩的奖励,北宋晚期,度牒简直就是一种硬通货 。按照北宋时期的行政管理层级:县、州、府、路、朝廷总共五级,每级押花,这就是“五花度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