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内有两块墓碑 , 一块是老墓碑 , 另一块是新墓碑 。
老墓碑高约0.95米,宽约0.63米,青石石质 , 长方形,碑文竖刻20行(年款共3行) , 满行26字,立于墓园石门左侧 , 由基石、碑心石组成,用玻璃罩儿罩着 。
新墓碑立在坟冢前,由基石、碑心石、碑顶三部分组成,总高约2米,碑心石宽约0.6米 。墓碑正面碑顶上刻着“万古流芳”四个字,碑心石上刻有“曾祖 谭鑫培墓”“曾孙 谭元寿重立”字样 。墓碑背面刻有碑文如下:
宣统间有陈君言,今海内才最高最盛,足以转移一世者,吾推二人焉,曰梁启超,曰谭鑫培 。闻者韪之,今鑫培乃介余乞任公题诗,遂跋如右 。谭公讳金福,字鑫培,号英秀,艺名小叫天 。生于公元1847年4月23日,卒于公元1917年5月10日 。祖籍湖北武昌 。少时随先翁谭志道学艺,自鄂辗转京津一带,经金奎班坐科后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诸皮黄名宿 , 工文武老生,隶三庆、四喜等班社及各乡班演出,兼升平署供奉 。曾六赴沪申巡演,得同仁孙春恒等启迪,历四十年之艰辛求索,自组三庆、同春、同庆班社驰骋艺坛,并于氍毹精研技法,鼎新革故 , 海纳百川,遂使声腔于遒劲中得见柔美,如闻天籁;舞蹈通六合,含韵律,章法缜密;总讲求节奏之鲜明,重结构之凝练,雅俗兼顾;表演工其意,简其形,臻于天然;服饰更趋典雅庄重,创无生不谭,无腔不谭之大观,引领文武昆乱各行当之全新大变革,皮黄艺术从而为举世珍爱之国剧 。更以亲手培植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三大贤,为京剧承前启后,奠百年繁荣之根基 。公历任精忠庙首、正乐育化会会长 。廿世纪初 , 因率先摄制电影《定军山》并灌制唱片,启中华民族遗留艺术影像之先河 。公编创、整合之百余出经典剧作,历经百年 , 至今脍炙人口 , 荫及后代子孙,造福艺业同仁,并为世界各国欢呼倾倒,故梅兰芳君尊公为京剧宗师,梨园汤武,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之总代表 。亦如梁启超公谓之: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 。为铭记谭公千秋功德 , 今北京市人民政府特拨专款并由市文物局和门头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精心修葺谭公墓地,以垂范后世,流芳千古 。
刘曾复、和宝堂撰文
王琴生书写
公元2005年9月
谭鑫培墓始建于清朝 。《门头沟文物志》记载,谭鑫培墓在上世纪60年代遭严重毁坏 。1985年被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 , 北京市文物局和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在谭鑫培墓的原址对墓进行了重修 。
据首都多家媒体报道,2005年11月6日,谭鑫培陵墓经过精心修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宿王琴生、刘曾复、欧阳中石、杜近芳、梅葆玖、叶少兰等200多人在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三代人的陪同下,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和祭扫仪式,表达对京剧大师的缅怀之情 。
我和谭鑫培先生虽然不是直系亲属,但是 , 我和他仍然有着亲缘关系 。谭鑫培先生是我奶奶谭淑娱的爷爷,我奶奶的父亲谭嘉瑞是谭鑫培先生的二儿子 。谭嘉瑞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 大儿子谭豫德、大女儿谭淑诚、二女儿谭淑娱、三女儿谭凤英、小儿子谭世英、小女儿谭淑英 。
2012年9月,我从银川拜访了表叔儿谭少英之后,回到北京写了散文《谭门传人谭世英和谭少英》,发表在《中国散文家》、香港《世界华文作家》和《运河》杂志以及新浪网、北京作家网、人人文学网、八斗文学网等媒体 。并为中国京剧戏考网之“梨园百年琐记”填补了谭世英、谭少英介绍之空白 。
- 肺癌遗传吗
- 漏斗胸的危害
- 高血压算家族遗传病吗
- 土家族在哪个省
- 梁启超家族有哪些名人
- 电影小偷家族明明有条件为什么不把家里收拾敞快一点
- 家族性矮小症能治疗吗
- 公墓使用年限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公用墓地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 土家族掉渣饼的做法
- 全民k歌里如何在家族里发歌_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