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抽动症治疗( 二 )


如果孩子在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的语言表达往往是流畅的,流利的,当孩子在害怕说错时、在害怕的人面前时、在惧怕大众的嘲笑、批评、指责的时候去表达,孩子会有顾虑、会紧张、会瞻前顾后、害怕,当这种情形时,孩子的表达往往是拘谨的、拘急的、不流畅的、吞吞吐吐的,这是儿童口吃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
长时间处于一个这样的状态,你慢慢会看到在孩子面部和身体上也会产生变化,低头走路、郁郁寡欢、孤单孤独、抠手抠脚、转笔抠桌、咬手指头、啃食指甲、不合群、敏感脆弱、梗着脖子等等,注意看,这里面也有一些所谓的“抽动”表现 。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溥仪童年时期的一些表现:“我在童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牛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 。”溥仪的这些“爱好”其实也是生命情感在畸形的宫闱之间被压抑的表现,这个“恶作剧”在今天也有可能被纳入“抽动秽语”的范畴吧 。
第二个例子:儿童小说《草房子》中描写了“秃鹤”这个孩子,孩子从小没头发,起了个外号叫“秃鹤”,经常被同学嘲笑,性格敏感反叛,被老师蒋一轮带到办公室教育,我们看这一幕:
“蒋一轮将秃鹤叫到办公室:“你自己打算分在哪一个组?”
秃鹤用手指抠着办公桌 。
“你别抠办公桌 。”
秃鹤就把手放下了 。
“愿意在哪一个组呢?”
秃鹤又去抠办公桌了 。
“让你别抠办公桌就别抠办公桌 。”
秃鹤就又把手放下了 。
“你自己选择吧 。”
秃鹤没有抬头:“我随便 。”说完,就走出了办公室 。”
通过这段很生动的描写,我们就能理解这些怪异的“小动作”都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
孤独、自闭、抽动、口吃、叛逆的孩子,往往其生命情感受到了压制,往往有一个不那么欢乐的童年 。
四、电子产品,无节无度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看了一部恐怖电影,这部电影特别恐怖,睡到半夜,做了噩梦,晚上大叫一声,把整个宿舍的人吓得一激灵 。
注意,当时的我已经满18周岁了,尚且如此,几岁的孩子如果长时间观看打打杀杀、光怪陆离、流光溢彩、声光结合、某手某音,难保会睡不踏实,心神激荡,而现今这种情况,却也并不少见,就把孩子的“神”给扰乱了,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您说是吧?
五、远离自然,食过于精
人生于天地之间,但现在却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当中生存,注意更多的是生存,有多少悠闲的晒太阳的时间?河流,山冈,田间,地头,土包,土埂,坟头,菜园,井边,小溪,这些慢慢远离孩子们,自然、天然的欢乐与美愈来愈少,孩子的心灵变得像工业品一样僵硬,无法自然伸展,孩子的躯体情绪当然也无法自然伸展变得僵硬、机械,这何尝不是原因之一呢?
而我们所吃的呢?物质极大丰富,添加剂也极大丰富,越来越便捷,难道那些“精”、“素”、“粉”、“鲜”、“香”等对身体没有影响吗?仔细想想 。
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越吃越干、越吃越渴、越吃越躁、越吃越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仅仅是抽动,还没有发狂呢?
大致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只讲中医医生能做的,我们把抽动症的表现归一下类,会发现,可以大致梳理出来其病机:
1.拘挛收引性(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表现:比如缩颈、撅嘴等,有的孩子喜欢把嘴张开,用牙齿顶着嘴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