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散寒汤治痛经

【功能主治】温经化瘀,散寒止痛 。经前或经时小腹拧痛或抽痛,凉而沉重感,按之痛甚 , 得热痛减,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 , 苔白腻,脉沉紧 。
【偏方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 , 赤芍12克,白术12克,紫石英20克,五灵脂12克,金玲子10克,葫芦巴6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 , 小茴香6克,艾叶6克 。
【用法用量】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
【加减】本方适宜于寒湿搏于冲任所致痛经 。如受寒重者,可加吴茱萸,桂枝之品;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 。
【温经散寒汤治痛经】【病例验证】崔某,女,19 岁 。暑月经行,不避生冷瓜果,寒湿伤中,凝滞胞脉 , 故经行腹痛,连及脘腹 , 泛哕干呕;经期延后,挟有紫黑血块,淋漓七、八日始净;舌质淡、苔白滑、舌尖边有紫黯瘀黑 , 脉沉弦 。综合脉症 , 乃中州寒湿 , 影响胞脉所致的经迟痛经 。应师法温经散寒汤之义 。治宜温中、活血、通经: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吴茱萸3克、小茴香6克、当归、川芎各9克、生蒲黄(包煎)9克、五灵脂9克、陈皮、白术、法半夏各9克、服三剂后 , 疼痛大减 , 经色转红,血块消失,药已中的,守方再服三剂 。服后月经净,精神好转,食欲渐馨 。嘱服艾附暖宫丸善后 。按:暑月贪凉 , 寒湿伤中,中阳不振,浊阴用事 , 当血液下注血海,暗随其下 , 停滞胞脉 , 经行之时,乘机内发,而成经迟痛经之症,今取高良姜、制香附、吴茱萸、小茴香等温中行气,当归、川芎、失笑散等活血通络,故收立竿见影之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