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酒

【配方一】生地黄汁1200毫升 , 杏仁、大麻子各100克 , 糯米1000克,酒曲150克 。
【制法】先以生地黄汁渍曲 , 待发酵;糯米作饭 , 冷暖适宜;杏仁、大麻子研末,与米饭拌匀,共分8份 。每取1份,投曲汁中和之,候饭消;再取第2份,依法酿制 , 余此类推 。如此,待酒沸定,封泥14日 。取清液,备用 。
【功效】滋阴充悦 , 益气明目 。
【主治】虚赢 。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50~100毫升,日服2次 。
【附记】引自《外台秘要》 。服之令人充悦、益气力、轻身明目,久服去万病 。妇人服之更佳,无子者,令人有子 。
【配方二】熟地黄125克,沉香2.5克,枸杞子60克 , 高梁酒1750毫升 。
【制法】将前三味捣碎,置容器中 , 加入白酒 , 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
【主治】眩晕、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面色无华、失眠多梦等症 。
【用法】口服:每晚睡前服15~30毫升 。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验之临床,连服效佳 。凡脾虚多湿,便溏,痰多,食欲缺乏者忌服 。
【配方三】熟地黄240克,枸杞子、制首乌、薏苡仁各120克,白檀香9克(或沉香末3克),当归、龙眼肉各90克,白酒15000毫升 。
【制法】将前七味捣碎 , 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 , 即成 。
【功效】滋阴养血 , 理气安神 。
【主治】失眠症 。其表现是经常性的睡眠困难,该入睡时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醒后无清晰感 , 精神不振,有的甚至通宵不能成寐 。
【用法】口服:每晚临睡前温服3毫升,不宜多饮 。
【附记】引自《惠直堂经验方》 。验之临床,确确良效 。
【配方四】生地黄60克,黄酒(或白酒)500毫升 。
【制法】将上药切成薄片,置容器中,加入黄酒(或白酒) , 密封,浸泡7日后 , 过滤去渣,即成 。
【功效】滋阴凉血,舒筋通络 。
【主治】肢体麻木、惊悸、劳损、吐血、鼻衄、妇女崩中、跌打损伤等 。
【用法】口服:每于临睡前服10~30毫升 。血证即时服,日服3次 。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血证用黄酒浸为宜 。
【地黄酒】【配方五】生她黄汁一升( 500毫升),桃仁(去皮尖,制研膏)一两(30克) 。
【制法】先将生地黄汁500毫升、黄酒500毫升合并煎沸,加桃仁膏,再煎数沸,取下候凉,去渣,过滤,即得 。
【用法】口服 。每次一盏(约30毫升),不拘时,温服 。
【功效】散血化瘀 。
【主治】倒仆损伤筋脉 。
【宜忌】孕妇忌服 。
【附记】生地黄汁一般用鲜地黄洗净压榨取汁,此方适用于地黄产地 , 取材方便 。生地黄汁具有散血消瘀解烦功能 , 在《圣济总录》中多处记载用生地黄汁,或配伍桃仁,或配伍桃仁、牡丹皮、桂枝,如化瘀止痛酒、地黄丹皮酒,采用酒煎服,治疗跌打损伤、瘀血在筋脉或瘀血在腹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