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中药名】绿豆 lvdou
【绿豆】 【别名】青小豆 。
【英文名】Semen Vignae Radiatae
【药用部位】豆科植物绿豆Vigna radiata (L.)R. Wilczak的干燥成熟种子 。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或顶端微缠绕草本 。高约60厘米,被短褐色硬毛 。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9~12厘米;小叶3,叶片阔卵形至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6~10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 。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短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4,最下面1齿最长,近无毛;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窄的爪,龙骨瓣的爪截形,其中一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 。荚果圆柱形,长6~8厘米,宽约6.5毫米,成熟时黑色,被疏褐色长硬毛 。种子绿色或暗绿色,长圆形 。花期6~7月 , 果期8月 。
【产地分布】全国各省区多有栽培 。
【采收加工】立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簸净杂质 。
【药材性状】种子短矩圆形,长4~6毫米 。表面绿黄色、暗绿色、绿棕色,光滑而有光泽 。种脐位于种子的一侧,白色 , 条形,约为种子长的1/2 。种皮薄而坚韧 , 剥离后露出淡黄绿色或黄白色2片肥厚的子叶 。气微,嚼之具豆腥气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 。归心经、肝经、胃经 。
【功效与作用】清热,消暑,利水、解毒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30克 , 大剂量可用120克;研末;或生研绞汁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霉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 , 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
【药理研究】降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保护肝脏与肾脏 。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成分 。
【使用禁忌】药用不可去皮 。脾胃虚寒滑泄者慎服 。
【配伍药方】①治感冒发烧:绿豆30克 , 带须葱白3个 。水煎,白糖调服 , 每日2次 。(《甘肃中草药手册》)
②治暑热霍乱:绿豆五合 。煮汤 , 顿冷 , 调六一散9克服 。(《本草汇言》)
③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近似中消:绿豆、橘皮、小麦各一升,炒熟为末 。每用末一升,滚水调服 。(《寿世青编》豆麦汤)
④治头风头痛 , 明目:绿豆作枕,枕之即无头风赤眼患 。(《普济方》)
⑤治火眼:绿豆60克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