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乌药 wuyao 。
【别名】天台乌药、台乌、台乌药、矮樟根、鲫鱼姜 。
【英文名】Linderae Radix 。
【乌药】 【来源】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根 。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根木质,膨大粗壮,略呈念珠状 。树皮灰绿色 。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 , 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基出三脉,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 。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 , 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 。核果近球形,初绿色 , 成熟后变黑色 。花期3~4月,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旷野等处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
【采收加工】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 。挖取后 , 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 商品称为“乌药个” 。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
【药材性状】根纺锤形,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称“乌药珠” 。长5~15厘米,直径1~3厘米 。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 , 有细纵纹及稀疏的细根痕,有的中有环状裂纹 。质极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白色 。气芳香 , 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乌药片近圆形 , 厚1~5毫米或更薄,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而微红,有放射性纹理(木射线)和环纹(年轮) 。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 。归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 。
【功效与作用】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属理气药 。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磨汁或入丸、散 。用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等 。
【药理研究】有增强胃肠活动、止痛、止血、保肝、抗菌、平喘、抗组胺、止血、抗单纯疱疹病毒、抗癌等药理作用,对离体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
【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成分 。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有一些属于桉烷的生物碱,有一些属于乌药烷的衍生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新乌药内酯、乌药烯、α-姜黄烯、乌药醚、双香樟内酯等 。
【使用禁忌】气虚及内热证患者禁服 , 孕妇及体虚者慎服 。
【配伍药方】①治气喘:乌药末、麻黄五合,韭菜绞汁一碗,冲末药服即止,不止再服 。(《心医集》)
②治男子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乌药 , 上等分 。为细末,每服6克,腊茶清调服,或用葱茶汤调服 , 并食后 。(《严氏济生方》)
③治小肠气痛不可忍:乌药(捣碎,酒浸一宿)、良姜、舶上茴香、青皮(去白)各30克 。为末 。每服6克,以发时热酒调下 。(《卫生易简方》)
④治室女月水不调或赤或浊,断续不定,心膈迷闷,腹脏撮痛:乌药60克 , 当归(切、焙),蓬莪术(炮)各30克 。为细末 。每服6克,以温酒调下 。(《圣济总录》乌药散)
⑤治小儿慢惊 , 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 。(《济急仙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