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中药名】槐花 huaihua
【别名】槐花米、槐蕊 。
【别名】Sophorae Flos 。
【药用部位】互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15~25米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先端尖,基部阔楔形 , 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被毛;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具短爪,有紫脉;雄蕊10枚,分离,不等长;子房有细毛,花柱弯曲 。荚 果肉质,连珠状,长2.5~5厘米,不裂 。种子1~6,肾形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尤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多 。
【采收加工】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 , 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
【药材性状】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 。完整者花萼钟状 , 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 , 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 。雄蕊10枚,其中9个基部连合 , 花丝细长 。雌蕊圆柱形 , 弯曲 。体l轻 。无臭,味微苦 。槐米:卵形或椭圆形,长2~6毫米 , 直径2~3毫米 。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 。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 。花梗细小 。体轻 , 手捻即碎,无臭 , 味微苦涩 。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归肝经、大肠经 。
【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
【临床应用】用量5~9克,水煎服 。用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
【药理研究】抗菌,凝血,止血 。药理研究表明,所含芸香苷及其苷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张力,降低其通透性,可使因脆 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 。槲皮素可以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增强心的收缩力和输出量;并减少心率 。有抗炎、解痉和抗溃疡作用 , 以及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
【化学成分】含芸香苷(芦丁)10%~28% 。以花蕾中含量最高,开放后含量减少 。另含三萜皂苷、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异鼠李糖-3-芸香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槲皮素、赤豆皂苷、槐花皂苷、槐花二醇等成分 。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
【配伍药方】①治大肠下血:槐花、荆芥穗等分 。为末,酒服 。(《经验方》)
②治脱肛:槐花、槐角等分炒香黄,为细末,用羊血蘸药,炙热食之,以酒送下 。或以猪膘去皮,蘸药炙服 。(《百一选方》)
【槐花】 ③治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30克 。为末,每服6克 。淡豉汤下 。(《箧中秘宝方》)
④治血淋:槐花烧过 , 去火毒,杵为末 。每服3克 , 水酒送下 。(《滇南本草》)
⑤治血崩:陈槐花30克,百草霜15克 。为末,每服9~12克,温酒调下(《良朋汇集》槐花散)
⑥治白带不止:槐花(炒)、牡蛎(煅)等分 。为末 , 每酒服9克 , 取效 。(《摘玄方》)
⑦治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 。火烧存性 。研细,入麝香少许 。每服9克,温糯米饮调下 。(《圣济总录》槐香散)
⑧治中风失音:槐花一味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卧,随意服 。(《世医得效方》独行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