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杜仲 duzhong
【别名】川杜仲、丝连皮、扯丝皮、思仙、思仲、玉丝皮、丝棉皮 。
【英文名】Eucommiae Cortex 。
【药用部位】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 。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 。高达20米,树皮、叶、果折断后有白色胶丝 。树皮灰褐色,粗糙,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 。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叶片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薄革质,先端渐尖 , 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锯齿 。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基部,花单性,雌雄异株 , 无花被;雄花苞片倒卵状匙形,雄蕊5~10枚,雌花苞片倒卵形,子房无毛,扁而长,先端2裂 。翅果扁平 , 长椭圆形,先端2裂,基部楔形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 。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
【采收加工】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
【药材性状】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未去粗皮 , 可见明显的皮孔 。内表面暗紫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稍苦 。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 。归肝经、肾经 。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
【临床应用】用量6~9克,煎服、浸酒或入丸散 。用治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 。
【药理研究】具有降血压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对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具有利尿作用;有明显的镇痛、抗炎等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皮、叶水浸物、醇浸物具急性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 。
【化学成分】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旋丁香树脂酚、杜仲苷、杜仲素A、赤式二羟基去氢二松柏醇等成分 。近年有道,枝皮含二十九烷、二十八醇、β-谷甾醇、白桦脂醇、白桦脂酸、乌苏酸 。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
【配伍药方】①治肾炎:杜仲、盐肤木根各30克,加猪肉酌量炖服 。(《福建药物志》)
②治风冷伤肾,腰痛不能屈伸:杜仲1斤(切 , 姜汁制 , 炒去丝断) 。上用无灰酒三升,浸十日 。每服二、三合,日四、五服 。(《三因方》杜仲酒)
③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 。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 。(《圣济总录》杜仲丸)
④治高血压?。篴.生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 , 生牡蛎18克,白菊花9克 , 枸杞子9克 。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b.杜仲、黄芩、夏枯草各15克 。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杜仲】 ⑤治风虚多汗,夜卧尤甚:杜仲(去粗皮,炙,锉)60克,黄芪(锉)、牡蛎(煅赤)各90克,麻黄根15克 。上四味,捣罗为细散 。每服6克,煎败扇汤调下,食后服,日二 。(《圣济总录》杜仲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