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刘寄奴

【中药名】广东刘寄奴 guangdongliujinu
【别名】鸭脚艾、四季菜、甜菜子、珍珠菊、甜艾、鸭脚菜 。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Lactiflorae
【药用部位】来源于菊科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ex DC.的全草 。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 。叶互生,广卵形,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 , 上部叶较?。噶鸦虿涣? ,无柄,中部叶具短柄,基部叶具长柄 。9月开花 , 头状花序卵状球形,无总花梗,先集生成穗状,再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苞片3~4层,披针形,边缘膜质 , 向内渐宽;小花全为管状花,浅黄色,外层为雌花 , 结实,冠檐二唇形,内二层为两性花,亦结实,花冠上部扩大,裂齿圆 。瘦果圆柱形 。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荒地、山坡、林缘、路旁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以及我国华东、中南、西南至西部各地 。
【采收加工】夏、秋季植株旺盛时采收 。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
【药材性状】全株长短不一 。茎圆柱形或稍扁,有明显的纵向棱线 , 深绿色至褐色,质稍韧,不易脆断,断面略显纤维性 , 中空而有较宽广的髓 。叶互生 , 多已皱缩或破碎 ,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羽状分裂或深裂,似鸭掌状,裂片卵形,近顶端一片较大 , 裂片边缘有疏锯齿,叶面深绿色至褐色 , 叶背色略浅,无毛 , 有较长的叶柄 。偶见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细小,集成圆锥状花序 。气微,味淡 。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 。归心经、肝经、脾经 。
【功效与作用】破血通经、止血止痛、消积除胀 。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活血调经药 。
【临床应用】用量3~6克,煎服 , 或捣汁饮 。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用治血瘀经闭、胸腹胀痛、产后瘀阻腹痛;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外用治折跌损伤、创伤出血 。
【药理研究】1.护肝作用:广东刘寄奴水煎液及乙醚提取物以相当于生药120g/kg给予,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且活性成分集中于乙醚提取物部分 。2.平喘作用:鸭脚艾挥发油2.56×10ˉ³g/ml可使组胺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肌显著松弛 。挥发油0.2g/kg口服,显著延长组胺所致豚鼠的抽搐翻倒潜伏期,翻倒数也减少,该作用优于同剂量的氨茶碱 。
【化学成分】广东刘寄奴(鸭脚艾)含挥发油:白花蒿烯醇,匙叶桉油烯醇,硫-愈创木,7-甲氧基香豆素即脱肠草素,α-蒎烯 , β-蒎烯 , 对聚伞花素,龙脑,棕榈酸 。地上部分含7-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即伞形花内酯 。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 谨慎用药 。
【配伍药方】①治黄疸:四季菜15克 , 茵陈9克 。煎汤服 。(江西《草药手册>)
【广东刘寄奴】 ②治大小便出血:鸭脚菜、旱莲草、狗肝菜各60克,车前草30克 。捣烂,加二流米水90克取汁,冲白糖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阴疽肿痛:鲜鸭脚艾60~90克 。酒水煎服;渣打烂外敷 。(《福建中草药》)
④治跌打积瘀黑肿:鲜鸭脚菜250克,鲜水泽兰120克 。共捣烂,用酒炒热 , 取汁二两服;渣敷患处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