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1代酷睿桌面CPU首发评测-英特尔11代酷睿处理器单线程性能强悍
英特尔全新推出了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为大家带来了全新新品处理器,那么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到底如何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这款全新发售处理器首发评测,让你来看看这次全新的11代酷睿处理器性能的升级!享受全新的处理器性能吧!
全新的11代酷睿处理器,在单线程上发力,当然首发的自然是移动版处理器,同时采用了10nm SuperFin制程,现在11代酷睿处理器的桌面版本终于和大家见面,在单线程上取得极大的提升,此外还加入了对于PCIe 4.0的支持,核显也搭载了Xe架构,那么这代11代酷睿处理器能否让英特尔重登游戏之王的宝座呢?
我们这一次为大家带来的是英特尔酷睿i9-11900K以及英特尔酷睿i5-11600K两款处理器的详细性能测试。
架构升级
首先是CPU架构,英特尔这一次采用了全新的Cypress Cove架构,与10代酷睿处理器相比,11代酷睿处理器的最大提升便是在单线程性能。实际上无论是Intel还是AMD,今年CPU的核战略微缓和了下来,双方都是修炼内功也就是单线程性能的提升。英特尔官方表示相比较Comet Lake-S,Cypress Cove的IPC在特定软件中提升幅度达到了19%,而单线程提升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游戏性能的提升。
Xe架构核显
最新的Xe架构核显加入到了桌面处理器之中。从Intel酷睿i7-7700K处理器开始,英特尔就采用了UD630系列的核显,一直到10代酷睿处理器,都采用的是这个架构,之后的核显频率略微提升,名字也改成了UHD630。
在图形性能上还是老样子,并不给力,也经常成为其他显卡的背景板。而在11代酷睿处理器中,英特尔将核显提升至Xe架构,相比较上一代处理器,可执行单元提升了1/3,能够让图形性能相比较上一代提升50%。当然绝大部分台式机用户还是会搭载独立显卡,不过对于采用核显的用户来说,更强大的核显性能能够让11代酷睿处理器在一些主流的网游中取得较为出色的成绩。
全新散热效果
英特尔在11代i9处理器上搭载了最新的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技术,系统可以根据系统的现实功耗以及散热器的实际散热表现来继续挖掘i9处理器的潜力,让CPU的极限温度达到100℃,全核频率也达到了5.1GHz。不过目前支持ABT技术的处理器仅限酷睿i9-11900K以及i9-11900KF两个型号,并且需要相应的主板进行支持且更新至最新的BIOS。
制程方面
桌面版的英特尔11代酷睿处理器仍然采用了14nm制程,这个制程已经相当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桌面处理器的发挥,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在i9处理器上,英特尔对核心进行了缩减,从原来的10核20线程变成了8核16线程。
产品包装
这两颗处理器均在一个蓝色的纸盒中包裹着,里面两颗处理器进行分别包装,与十代处理器相比,11代酷睿处理器在包装上还是比较时尚的,当然英特尔依旧没有给处理器附送原装散热器,由消费者自行搭配。
对于CPU来说,从诞生一直到现在,其外观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自然11代酷睿处理器在外观上与十代酷睿处理器并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10代与11代酷睿处理器都采用了LGA 1200的插槽,以致于11代酷睿处理器与10代酷睿处理器可以互相替换。在CPU的表面则标记着英特尔酷睿i9-11900K处理器以及3.5GHz的基准频率,酷睿i5-11600K则是3.6GHz的基准频率。
酷睿i9-11900K与酷睿i5-11600K处理器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表现
测试了酷睿i9-11900K与酷睿i5-11600K处理器的理论性能表现,采用多款具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测试,分别是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CPU-Z等常规跑分软件!
Cinebench R20、Cinebench R23
由于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架构,在CineBench R20以及R23的测试中,英特尔酷睿i9-11900K与酷睿i9-11600K处理器在单线程性能中更加出色,不过在多线程测试中,由于少了两颗核心与四个线程,因此酷睿i9-11900K处理器在多核性能上不如酷睿i9-10900K处理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