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为何又看上拼多多?( 三 )


作为制造业和历史大国 , 我国有着在过去一大批家喻户晓的国货和诸多新生代品牌 , 但截至目前 , 我们也必须看到:品牌的溢价能力整体上仍然相当之低 , 且相当部分以价格驱动(毛利率不稳定) , 此外 , 品牌迭代速度又相当之快 , 这又要求其具有更强的用户培养意识与能力 。
这就给了国货品牌在寻找合适的零售渠道提供了短长期两个标准:
从短期看 , 由于现阶段国货品牌仍处于毛利率承压 , 市场费用增长较快周期内 , 就需要零售渠道必须可以降低企业的销售负担 , 提高市场费用的变现效率 , 只有在财务上给予商家足够多正反馈 , 平台才可能成为国货品牌神往之地 。
继续以拼多多为例 , 我们整理了拼多多营销收入与GMV的关系 , 见下图
国货为何又看上拼多多?
文章图片

在上述点状分布图中 , R2接近1 , 营销与GMV之间保持正相关性 , 这也意味着 , 迄今为止 , 商家在拼多多的营销支出几乎是保持同水平的产出效率:拼多多并未以上扬货币化率来获利 。 这可能与行业常态略有差异 , 当平台具有较强的用户规模和GMV潜力时 , 往往会提高货币化率追求盈利性 , 目前看拼多多并未选择此路径 。
我们认为这是国货商家短期对倾向于拼多多的主要原因 , 当一个平台既可保持规模化增长又可平抑其他渠道溢出的市场费用 , 何乐不为呢?
长期来看 , 国货真要成为深入人心的品牌 , 如日本的索尼 , 美国的苹果那般 , 可能就需要培养一批与一代人共同成长的品牌 , 从长期精心培养品牌度 。
这就需要平台一要有用户的总规模 , 尤其有新生代用户的基本面;二要使得平台用户具有较强粘性 , 前文已经对此有过分析 , 不再赘述 。
最后总结本文:
其一 , 当下国货品牌仍处于相当重要攻坚阶段 , 这也能反映出国货品牌寻找新的增长源之迫切 , 这是国货对成长性的追求;
其二 , 由于要兼顾增长与成本 , 又要实现长期品牌溢价 , 国货对侧重平台的选择其实是比较难的 , 经过本文分析拼多多被选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 这是稳定性的长期探索;
【国货为何又看上拼多多?】其三 , 在相当长时期内 , 国货做强做大都将会是中国制造的主基调 , 希望今年双十一的多种举措可开启国货成长的新篇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