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科院院士曹晓风:搞好科研当好母亲,要给女性更多信心( 二 )


另外一方面 , 据我了解 , 欧盟的一些项目要求必须有女性领头人参加 , 比如PI(Principle Investigator , 项目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层级来参加 , 如果没有女性重要位置的参与者 , 项目是不能立项的 , 我们国内从来没有这样这方面的政策 , 目前至少没有 。
前两年我做过一个调研 , 因为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CAS-JIC联合研究中心(CEPAMS)是中英共同运作的 , 会互派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 我是中方负责人 。 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想了解中国女性科学家发展的情况 , 他们每次都在跟我们交流中强调 , 中国在引进PI的时候女性的比例不够 , 每次招聘人选一定要问你有没有女性的候选人 。 我们还邀请了当时的一位女性科学顾问 , 还有伯克利的教授来中国跟我们分享如何促进女性发展 。
通过国际交流 , 我们不断吸取国外一些好的经验 , 反过来他们现在也认识到国外的男女比例差距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 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比日本、韩国、英国做的还好一些 ,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北欧做得更好 。
我们要给年轻女性更多信心和机会
南都:前段时间您也参与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 , 和很多中外顶尖女科学家进行交流 , 有没有让您印象很深的人或事?
曹晓风:我印象最深的是95岁的叶舒华院士 , 她讲到了女性成长过程当中有很多困难 , 女性要自己努力 , 要“fight back”(反击) 。
反过来说 , 我们为什么成立女科协呢?其实这样一个好的组织就相当于娘家 , 给我们女科技工作者做后盾 , 让更多的年轻女性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
作为中国科协210个全国学会中唯一一家女科技工作者团体 ,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学会现在有会员单位45家 , 其中11个全国学会专门设立了女性工作者学会 。
我参与的中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是2013年成立的 , 成立的原因是中国在植物科学研究方面在世界上做得不错 , 但是在国内很多会议上 , 很少见到女性科学家被邀请 。 所以我们就想 , 要自立自强 , 于是就组织了这个平台 。 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学会活动 , 把大家团结在一起 , 让更多年轻女科技工作者有良好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 。
南都:您本身是博士生导师 , 团队里也有很多优秀的女性 , 您怎么看她们在科研道路上普遍存在的困境?
曹晓风:作为女性 , 我们的自信程度还是不够高 , 我们当中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不了科学家 , 对于我来说 , 就要发出更大的声音来支持年轻学生 。
我举个例子 , 国家在提倡三孩政策 , 这其实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 但是也给年轻女性带来更加艰难的处境 , 因为她们害怕第二次怀孕 。 每一次我的研究生或博士后怀孕以后 , 我都能感到她们不太敢告诉我 。
两周前 , 我参加了中科院北京分院的交流论坛 , 其中一个报告就提到 , 当一个博士后告诉你怀孕的事实之后 , 你只需要跟她说一句话 , 就是恭喜她 。 我们真的应该要给年轻女性更多信心和机会 , 让她们一方面做科学研究 , 也可以做一名母亲 。
【专访中科院院士曹晓风:搞好科研当好母亲,要给女性更多信心】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王凡 发自北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