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星期内 , 两场聚焦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重磅论坛相继举行 。
刚刚在11月3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中亮相的曹晓风 , 从上海赶回北京 , 参加11月7日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女科学家论坛 , 与200多位女科学家一起探讨女性力量 。
文章图片
曹晓风我国著名植物表观遗传学家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植物和微生物联合研究中心(CEPAMS)主任 ,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
曹晓风是我国著名植物表观遗传学家 , 是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 她曾在调研中发现 , 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高学历占比低、职业地位低、国际组织任职占比低、女性两院院士和杰青占比低 。 这表明在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中 , 大部分女性处在初级科研岗位上 ,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成长为学术带头人 。
和国际科学界相比 ,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 。 “许多国际会议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发言人 , 如果没有 , 这个会是不能开的 。 ”曹晓风说 , “但在我国很多学术交流环节中 , 女性参与人数的议题还没有被重视起来 。 ”
文章图片
曹晓风在工作中 。
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职业地位偏低
南都:据了解 , 您所在的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协会(简称“女科协”)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做过一系列调研 , 调研结果怎么样?
曹晓风:为了更好地了解女性科技工作者 , 女科协联合中科院、社科院等院校和企业、机构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调研 。 我们发现在2016-2020年期间 , 女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界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人数还是比较多的 , 这个结果令人欣慰 。
但我们也从中梳理出了一些问题: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高学历占比低、职业地位低、国际组织任职占比低、女性两院院士和杰青占比低 , 这表明在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中 , 女性大部分处于初级的科研岗位上 ,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成长为领军者 。
南都:近年来 , 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 , 来促进女性人才的发展 。 您认为哪些政策最能帮助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
曹晓风:一个是在妇联、科协的共同推动下 , 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和男性同龄退休 。 以前女性55岁退休 , 男性60岁退休 , 现在男女都是60岁退休 。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 目前在企业还没开展 。
另外 , 中国青年科技奖女候选人年龄从40岁的截止日期推迟到45岁 。 这是非常大的改进 , 为女科技工作者获奖减少了限制条件 。
还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基金等评审项目中 , 男性的截止日期是38岁 , 女性是40岁 。 别小看就这两年的差别 , 它为女性获得基金资助增加了33%的机会 。
最近相关政策也明确女性因为生育问题可以延长在研项目的执行期限 , 如果女科技工作者有基金项目可以因此申请晚结题 , 这是对女性巨大的帮助 。
因为女性存在生育哺乳的特殊时期 , 事业成绩普遍会晚一点 , 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支持 , 女性科学家数量会更低 。
国内学术会议女性参与人数尚未被重视
南都:在您看来 , 国外科学家和国内在性别平等方面有什么差异?
曹晓风:许多国际会议要求有一定数量女性发言人 , 如果没有达到 , 这个会是不能开的 , 这一点上在国内还没有达成共识 , 在我国很多学术交流环节中 , 女性参与人数的议题还没有被重视起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