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风铃木简介 红花风铃木图片和种植方法

红花风铃木别名粉风铃木、巴拉圭风铃木。原产地是热带南美州,是美洲热带有名的观赏树木 。
生长习性:红花风铃术性喜光.稍耐荫.生长适温20—30℃、最低温度5℃ 。在我国,该树种适合华南地区和西南热区种植 。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粘土、壤土、砂质土等多种土壤 。但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牛长良好 。已定根的植株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抗烟,E能力中等,能抗中等风力.但不耐盐碱地带的海风;树枝的分叉处结构脆弱 , 遭机械损伤或台风吹袭后易在分叉处裂开没有严重的病虫为害 , 抗真菌感染能力强 。据调查,在原产地的热带雨林中,许多原生的树木因被真菌抱子侵染而枯死,在大量其他树种感染发病的环境下.红花风铃木却能健壮牛存 。
红花风铃木生长速度缓慢至中等,每年佳长量约1 m 。达到7 m后生长更为缓慢 。当温度低于5℃或冬季干旱时开始落叶,落叶同时随即始花,幼树开花时有少最绿叶,成年树盛花时几乎没有叶片单朵花可盛开10 d左右 , 植株花期达30多d 。湛江种植,11月开始落叶,11月底始花,花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展叶期2—3月 。果期3-4月 。
红花风铃木的养护管理技术
红花风铃木可用种子、扦插和压条法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由于其种子容易发芽 。因此生产上主要采用播种繁殖,种子应即采即播 , 从播种、开花到结果需2-3年 。采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的植株能够提早开花,但根系不发达对后期的生长不利,主干不明显,不利于成型的塑造 。
红花风铃木果实成熟后易在树上开裂 。种子飞散传播四地 。用种子繁殖时,须在蒴果成熟后且未开裂的及时采收种子 。播种时注意排水,播种苗床稍加抬高 。因种子较细且轻,苗床须用细而疏松的园土或摹质,土壤弱酸性或中性 。播种后用细土稍加覆盖 。保持湿润,10 d左右即可发芽 。种子发芽后 , 加强管理,薄施液肥,待其长出 2—3片真叶(发芽后1个月)后进行营养袋培育 。刚上袋的营养袋曲用60%的遮光网遮荫15 d后 。撤去遮光网,置于全阳光下生长,培育2个月左右,当苗高30cm时即可进行大田种植 。
红花风铃木种植方法
大田种植应选择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全阳光地带,保持土壤酸性或弱酸性.因为在碱性土壤上易缺锰和缺铁.引起落花和落叶 。其根系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植株不能抵挡强风的侵袭 , 需种植在避风及人为影响较小的地方,种植时立柱支衬 。株行距为1.5 m×1.8 m , 挖大穴,施腐熟有机肥作底肥 。植后浇足定根水.苗期须加强抚育,不定期中耕除草 。
随着植株的生长,树枝分散低垂,枝条不均匀,主干不明显;由于是顶牛花序,花后会萌牛侧枝;基部也会萌生少量徒生枝 。为培育明显的主干和理想的株型,必须不断进行整形修剪 。去除主干2.0 。2.5 m以下的侧枝.培育主干;基部徒长枝在生长季节修剪:树冠顶部枝条须花后修剪;其花芽分化在7~12月.为避免影响开花,因此这段时期尽量不要修剪;开花后,用疏枝、短截的方法进行树冠的整形修剪,去除过密枝、病弱枝,剪短过长或牛长过旺的粗枝,诱导侧枝,使侧枝分布均匀,促进形成丰满的树冠 。
每年需施肥1—2次 。冬春季节在树的周围挖深坑.施1次有机肥;在生长季节,配合修剪,花后施1次复合肥,促进枝条生长及开花旺盛 。3年后胸径可达到4 cm左右,5年能达到8 cm以上.2—3后开始开花.3-4年后可逐渐出圃,红花风铃木易于栽培,种植移栽容易成活 。其树 冠较稀疏.栽培时可合理地套种生长期短的作物,可在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