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焚香 节日的焚香在哪接


在我国农村流传一句俗语“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也有的地方说成“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 。这句俗语中的“挂”是什么意思?反映了农村什么样的习俗呢?

绿色焚香 节日的焚香在哪接

文章插图

1、俗语中“挂”的意思我句俗语指的是清明节上坟扫墓,俗语中的“挂”就是“挂青”,有的又写成“挂清”,是一些农村清明节期间祭祖扫墓的另一种说法 。
“挂青”或者“挂清”,有的地方又习惯称为“挂白”或“插白” 。也就是在清明节期间,到先人的坟头上,用柴棍挂上纸钱、纸花、纸葫芦等,挂在坟头顶上,人们称“插肚脐眼” 。因为坟头的最高处,正好是先人“肚脐眼”的上面,所以,人们称之为“插肚脐眼” 。柴棍称为“青纸棍”,所挂的纸称为“青纸”,两者统称为“青纸” 。凡是用纯粹烧纸做成的钱、纸花、纸葫芦,因为颜色是黄白色的,称为“挂白”,而用彩色纸做成的多种样式的纸钱、纸花、纸葫芦等,称为“青朵” 。
挂白或挂青朵,在一些农村是有讲究的 。农村挂青通常有多种形式,家族统一在一起挂青,称为“挂大众青”,每一个支派要插一根“青纸棍”;支派一起挂青,称为“挂小众青”,每个支房要插一根“青纸棍”;以家庭或大家庭(三代以内)挂青,称为“挂私青”,每个家庭或儿子要插一根“青纸棍” 。因此,“青纸棍”代表后人“挂青”的人气 。
不过,在坟头插“青纸棍”也是有规矩的,不是你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插哪家的坟就插哪家的坟 。一般来说,自己家的人只能插自己家的坟,包括自己祖先及其亲兄弟的坟,其他的坟就不能插,如果乱插人家的坟,别人就会生气 。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塑料制品发展起来了,有些商家制作出漂亮的塑料“青纸”,挂在坟头随风飘扬,甚是好看,且不怕风雨,经历很久的一段时间都不会落下来,只是颜色褪去,有的到次年清明挂青时,上一年所插的“青纸”依然还在坟头飘扬 。这种塑料“青纸”曾经在农村扫墓中盛行一时,但是,近年来农村开始弃用塑料“青纸”,而是仍然采用传统烧纸做的“青纸” 。
绿色焚香 节日的焚香在哪接

文章插图



其中的主要是因为塑料“青纸”不容易腐烂,在地方越积越多,污染了坟地 。而传统烧纸做的“青纸”,虽然在坟头的时间不长,有的今天扫墓,有的晚上下雨,次日“青纸”落下来了 。可是这种传统“青纸”落下来后就化作泥土,不会对坟地造成污染 。还有一些人认为,塑料“青纸”不符合祭祖传统,是对祖先不敬 。当然,也有人说塑料“青纸”不化掉,祖先就得不到这些东西 。?因此,农村人挂青时使用这种塑料“青纸”的人越来越少了 。
2、为何“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要弄清楚为什么农村会有“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的说法,先得弄清楚清明节的来历 。
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在阳历的日子相对固定,也就每年的4月5日左右,即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之间变动 。比如,去年(2021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4月4日,今年(2022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4月5日 。
但是,在我国农历中的变动就比较大,不仅每年的日子不固定,连月份也不固定,有清明节在农历二月的,也有清明节在农历三月的 。比如,去年(2021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农历二月二十三,今年(2022年)的清明节阳历的日子就是农历三月初五 。如此,我国民间就有了农历上的二月清明和三月清明之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