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鲁智高身处工厂环境 , 在戴上AR设备后 , 生产设备如同拥有了生命 , 自动将运行情况呈现在佩戴者的视野中 。
这样的情景并非幻想 , 而是已经走进现实 。 在对工厂智能化改造后 , 现场工人只用戴上AR设备 , 便可通过第一视角过程记录、推送标准作业流程和资产数据 , 同时智能识别故障、识别物体/OCR码等 。
在传统的工厂环境 , 生产设备往往处于“沉默”状态 , 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固定的显示屏来查看机器的运作情况 , 难以及时且全面地获取作业全程的信息 。 但是通过AR设备及配套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 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 还能实现作业全程可追溯 。
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亮亮视野”) , 拥有的AR智能眼镜和ARISE 2.0企业服务平台等产品 , 便能实现上述描绘的场景 。 作为一家AR公司 , 亮亮视野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AR+AI行业解决方案 。 亮亮视野创始人&CEO吴斐表示 , 公司此前已卖出上百个应用平台 , 硬件产品的销量达到了3-5万台 , 而今年的产品需求激增 , 与之前相比有倍数级增长 , “我们目前还处于大力投入的阶段 。 ”
在7年的发展过程中 , 亮亮视野也掌握了光学显示器件、超低功耗芯片、AR知识渲染、AR跨模态交互算法等在内的AR全栈研发能力 , 同时能在轻量级AR眼镜内部 , 以低功耗实现高效运算 。
资料显示 , 亮亮视野深耕B端市场 , 形成了端到端的全栈产品布局 , 从核心技术到商业场景落地 , 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 。 截至目前 , 该公司已申请知识产权290余项 , 其中包括专利126项 , 商标48项及软著120项 。
据亮亮视野方面介绍 , 公司提供相关硬件产品及软件服务 , 覆盖工业、能源、航空、安防、制造、交通汽车等行业企业 , 已开拓超过20个生态伙伴 , 拥有南方航空、优信二手车、三一重工等超过5000家企业用户 , 业务遍及66个国家和地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AR行业也在逐渐成熟 , 加上元宇宙概念的爆火 , 也让VR/AR和元宇宙的关系越发紧密 。 不久前 , 亮亮视野完成了1亿元的C1轮融资 , 吴斐当时便宣称 , 公司致力成为企业元宇宙入口的建设者 , 将与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一道 , 从技术、标准、应用等层面探索和支持企业元宇宙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
据吴斐介绍 , 亮亮视野目前已经打通了辅助现实和数据平台 , 正处于将AR能力与各行各业已有的成熟生态形成耦合的阶段中 , “这是我们有信心成为企业元宇宙入口建设者的基础 , 我们不是在给客户集成方案 , 而是与客户一同共创更高效、更智能的企业元宇宙 。 ”
早在数年前 , 吴斐便断言AR业务一定会而且必须要经历从To B到To C的阶段——先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 , 再解决所有人的需求 。 对于公司的发展阶段 , 亮亮视野选择按照大B、小B、大C、小C四步来前进 。
事实上 , 受制于目前技术的发展 , AR设备的体验感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 C端用户期待能购买到交互体验非常好的产品 。 此外 , B端场景比C端场景简单 , 而且客户有明确的需求 , 比如安防、旅游等 。 “AR赛道相当于是帮元宇宙把现实连接起来 , 所以实现起来难度更大 , 一定会从B端先发展起来 。 ”吴斐说 。
在实际应用中 , AR产品也确实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 官网显示 , 亮亮视野参与改造的一家特变电工5G智慧工厂 , 在通过智能改造后 , 该公司实现了研制周期缩短20%、产品不良率下降15% , 维修响应效率提高30% , 劳动生产率提升4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