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林下不能间作粮食作物,但是可以套种药材。种植中草药成为近几年来老百姓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适合林下套种的几种药材 如何在果园套种中药材。
1、白芍
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作用,产于浙江、安徽、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是常用大宗药材,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好种易管,生长周期4年,适合林间套种,每亩用种苗2800株,投资200元左右,亩产量600–800公斤。
2、板蓝根
板蓝根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药,在我国各地均可产。板蓝根喜欢湿暖环境,合适成长在排水杰出、疏松肥美的沙质土壤中。板蓝根有清热解毒、防止伤风、利咽的成效。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板蓝根的产量也不一样,大约在200-300公斤之间。
3、益母草
益母草全草可入药,经常被用来治疗妇科疾病。益母草生长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一般的荒地山坡都能见到,种植难度很小。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食用功效: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
4、知母
知母入药的部位是其干燥的根状茎。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的效果。知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所以很适合在林下进行套种。
因为林下的阳光会偏少一些,所以像藿香一类的喜阳光的中药材,并不适合在林下种植。所以林下套种中药一定要选择好品种。
一:白芍。白芍是常用大宗药材,年需求量在2000 吨以上。好种易管,生长周期4 年,适合林间套种,亩用种苗2800 株,投资200 元左右,亩产量 600–800 公斤,已多年低谷,今年价格开始复苏,预计明后年价格开始大幅反弹。
二、牡丹。 牡丹是多年生植物,年需求量在1000 吨左右,亩用种苗7000–80 00 株,投资200 元左右,适合林下套种。
三、夏枯球。 夏枯球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半年,一次种植多年见效,适合林下套种,亩用种2.5 公斤,亩产球180 公斤左右,产草200 公斤,市场价球10 元,草1.5 元。该品种用量较大,前景看好。
四、知母。 知母是多年生种植,生长周期2 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280 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15–18 元。种植可用种子,亩用种子6 公斤, 种苗种植,亩用种苗80 公斤,生长期一年。
五、射干。 射干是多年生植物,生长期2 年,适合林下套种,亩产量180 公斤,目前市场价25–28 元,种植可用种子4 公斤/亩,种苗60 公斤/亩。
如何在果园套种中药材
近年有不少果农在果园中间套种中药材,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果园套种中药材应遵循的原则
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不是哪个品种的中药材都能在果园中间套作,而是一定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考虑:一是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其次,配置比例要适当坚持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第三,要间套种本地的特优、地道药材;第四,加强田间管理,互促互利,控制矛盾,以确保双丰收。如有果农在果园的苹果树下套种菊花、知母、牛膝,就是科学地利用果林空间和环境优势,进行立体开发的成功范例。
二、幼龄果树与中药材间套模式
果树种植后,一般2—3年形成树冠,才有一定的荫蔽度。在这期间,合理地套种茎秆低矮、株型瘦小、较喜阳的中药材品种,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收益的目的。如第一年至第二年,在2米宽的行距中套种桔梗、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西红花等植株较小的品种;第三年,随着果树树冠的增大,在2米宽的行距中已形成了较荫蔽的环境,这就要种植喜阴的中药材,如旱半夏、柴胡、黄连、天南星、地黄、山药、知母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中药材不耐连作,一是连作容易发生病害而减产;二是连作同一种中药材易造成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因此,每年或隔年要换茬,并选择它适宜生长的茬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