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越是“不要脸”的人 心理反而越健康
按照传统观念,“不要脸”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脸皮厚,能在各种场合不加任何考虑地表达自己,能随意说话做事的人。
但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心理学家指出,生活中越无耻的人,心理越健康。为?
首先,那些“不要脸”的人都有什么性格特征?在大五人格测验中,这类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外向性”,我们日常生活中称之为“外向性人格”。
【心理学家:越是“不要脸”的人 心理反而越健康】他们总是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使行为不当,也会“做自己”。相反,性格“内向”的人更内向,不经常主动与人交流,更喜欢把藏在心里而不是说出来。
与外向的人相比,他们更关心周围人的感受,所以他们经常压抑自己,尽量不要采取任何鲁莽的行动。正是因为“不要脸”的人往往比较外向,所以他们也有比较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比如这种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直接说出来,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这些“不要脸”的人来说,往往是“多说话,少思考”。他们自然不会轻易被一些负面困扰,也不会一直担心什么。
心理咨询师根据大量咨询经验指出,对于那些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的来说,他们极其缺乏这种“不要脸”的性格。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与一个同事发生误会和摩擦时,那些照顾面子的人会极力克制自己的愤怒,认为“回到对方”是一种不和谐的行为。即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非常生气,也不会直接指出对方的过错,而是消化这个负面事件。
而“不要脸”的人没想那么多,有话要说,往往一口气把不满发泄出来。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不要脸”的人会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患心脏病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更低。
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心理学原理:当你压抑自己不去攻击别人的时候,愤怒就会转向攻击自己。具体来说,当你面对负面事件时,愤怒、悲伤等情绪并没有表达出来,你的想法也没有互相沟通,而是压抑到心里。
然而这些感情并没有消失,只是这些负面的东西被自己消耗掉了。事后你可能会不断回忆和反刍,这让你内心感到极度痛苦。所以这样做只会让你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差,消耗你的其他精力,让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总的来说,“不要脸”的人不会经常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是更喜欢表达出来,不会被内化的负面情绪攻击,心理上更健康。
参考文献:
个体心理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