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风水发外孙 阿公抱孙风水


进入孔林,跨洙水桥、步甬道、过挡墓门、穿享殿,便来到一处四周红墙环绕的院子,这里是孔林的肇始,也是孔林的核心区域,当地人称之为“林中林” 。孔林里现有数不清的墓葬,但这里只安葬着孔子、孔鲤和孔伋祖孙三代,世称“三世祖墓” 。三座坟墓的排列,也格为讲究,孔子墓东边,是孔子儿子孔鲤墓,孔子墓南,是孔子孙子、孔鲤儿子孔伋的墓,这种排列形式,便是典型的“携子抱孙”格局 。

祖坟风水发外孙 阿公抱孙风水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孔子一生讲究礼俗,按理说他死后应埋入防山之北的梁公林,那里面,长眠着他的父母,还有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 。可孔子没有入老林,而是另辟新林,这又是为何呢?
传说,孔子与妻子亓官氏自得儿子孔鲤后,十分疼爱 。等孔鲤长大成人,孔子教他诗书礼乐,亓官氏则张罗着为儿子说亲娶妻 。谁料儿媳过门后,不知什么原因亓官氏开始对儿媳看不顺眼,所以婆媳之间经常闹别扭 。当时孔子正在周游列国,根本顾不上问家里面的事 。孔鲤则从小生性懦弱,婆媳之间一闹矛盾,孔鲤在中间就得两头受气了 。这边是母亲常常指责,那边是媳妇时时埋怨 。孔鲤左右为难,时间久了,积郁成疾,撇下父母妻儿一命归西 。按照礼俗,父母在,子少亡,是不能埋入老林的 。所以家人便把孔鲤暂时埋在曲阜城北,想等孔子和亓官氏去世后再将孔鲤起棺入林 。

祖坟风水发外孙 阿公抱孙风水

文章插图
谁曾料想,自从孔鲤死后,亓官氏与儿媳的矛盾更是日益激化,她便趁孔子不在家里自作主张,把儿媳休出孔门,由自己抚养孙子子思 。这样一来,死后的孔鲤又成了鳏夫 。按照当时的礼俗,光棍汉子也是不能埋入老林的 。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孔子老了,子思也长大了 。有一天,子思陪着爷爷外出散步,无意之间来到了孔鲤墓边 。孔子想到自己死后也不能同儿子团聚,不由仰天一声长叹 。但当他环顾孔鲤墓地四周后,却是眼睛一亮:这里可是块风水宝地啊!回城的路上,孔子若有所思地给孙子说:"埋你父亲的地方,原来是周公看好的林地,因周公死后埋在了尧王林里,所以这块地才闲置下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子思便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 。

祖坟风水发外孙 阿公抱孙风水

文章插图
又过了十多年,孔子去世了 。子思便说服师伯、师叔们将孔子埋葬在曲阜城北,又将孔鲤的棺木移到孔子墓旁 。按理说,孔子的儿孙都是单传,应该是由北向南一字排开,就因孔鲤是鳏夫,所以只好埋在了孔子左边 。而子思的墓,占的正是孔鲤的墓穴 。这种墓葬格局,在风水上称作"携子抱孙",但其中的内情,却是不为外人所知 。
子思为了不让后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是为了家族的名声和面子所想,于是就编出了孔子看林选墓,以及"周占尧王墓,孔占周家林"的说法 。后人信以为真,两千多年来口碑相传,却也无人深究 。不过,这种“携子抱孙”的墓地排列,却是保佑着孔家世代昌盛,延绵不绝,成为历朝历代屹立不倒的“天下第一家” 。
据此,很多地方的墓葬习俗,都沿用这种“携子抱孙”的墓地格局,以讫佑家族兴旺,永世不衰 。
附注:
传说中孔鲤先亓官氏而亡,其实是不正确的 。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孔鲤 。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67岁,亓官氏卒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年仅50岁,时年孔子岁70 。公元前479年,孔子年老而终,享年73岁 。弟子奉孔子合葬之训,把孔子与妻子亓官氏进行了合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