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水肿怎么办 月经前水肿正常吗




一觉醒来,眼睛肿到睁不开;坐了一下午,小腿粗了一圈,袜子都能勒出了印子;有些人一肿,肿得软乎乎的,摁了还会留坑;有些人一肿,就肿得皮肤绷紧,甚至有时还会肿得皮肤发亮......
这些都是怎么回事,要看医生吗?水肿就是肾脏有问题吗?还有办法治好吗?本次,我们特邀曜影医疗肾内科陈骏良医生跟大家说说“水肿那些事儿”!


为什么会水肿,是水排不出去吗?
水肿是体内组织间隙出现液体积聚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以表现为皮肤发紧、发亮,原有的皮肤皱纹变浅、变少,甚至出现液体渗出 。有时用手指按压后可出现凹陷,称之为凹陷性水肿 。按照水肿的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类型 。

月经前水肿怎么办 月经前水肿正常吗

文章插图
液体在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蓄积时,称为全身性水肿,表现为全身多部位的水肿,例如下肢、上肢、眼睑、腹壁等处,常常意味着机体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器官功能障碍 。
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称为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小腿胫骨前、足踝或眼睑等处,可以由局部因素引起,也可出现在全身性疾病的早期阶段 。


水肿的发生机制
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0%-60%,其中2/3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1/3分布在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又有20%分布在血管内,80%分布在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并维持着液体交换和动态平衡 。

月经前水肿怎么办 月经前水肿正常吗

文章插图
一般来说,水肿的产生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 细胞外液容量增多,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 。
  • 细胞外液容量正常、但分布失衡,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异常转移并蓄积,形成水肿 。
细胞外液容量增多,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 。
细胞外液容量正常、但分布失衡,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异常转移并蓄积,形成水肿 。


水肿的常见病因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水肿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更关键的是要找到其背后潜在的病因 。以下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因素及其水肿特点 。
#全身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可分为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黏液性水肿、药物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和特发性水肿等,上下滑动查看详细分类↓↓
1)肾源性水肿:
可见于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等各类肾脏疾病 。尿蛋白大量流失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受损后也会出现尿量减少、水液蓄积,以上因素均可促进血管内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形成水肿 。常首发于下肢、眼睑、颜面,严重时可发展至全身水肿,多为凹陷性 。患者常有尿检异常、尿量减少、血白蛋白降低、血压升高等表现 。
2)心源性水肿:
可见于各类心脏病所引起的右心功能不全或全心功能不全 。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下降可导致体循环瘀血和液体容量增加,渗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常首发于身体下垂部位,例如坐立位时的下肢,以及卧位时的腰臀部 。患者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心脏化验指标、心电图、X线片、心脏超声等的异常表现 。
3)肝源性水肿:
可见于失代偿性肝硬化等肝病 。肝功能严重受损可引起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产生水肿 。常首先出现腹腔积液,大量腹水可使腹压增高,阻碍下肢静脉血回流,进一步引起下肢水肿 。患者可伴有黄疸、肝掌、腹胀、脾大等肝病表现,并可见肝功能化验指标异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