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风水留题 北海市风水留题( 十 )


登龙山望虎山有作 国朝·吴楷
太行之首有龙门,赤鲤吹花狂浪奔 。安得狸奴脱凡骨 , 山君势与相吐吞 。白虎青龙纪坤轴,青乌子说偶尔存 。五丁一笑运大斧,手招神龙笑语温 。欲借公形作山势,东鳞西爪涵烟村 。神龙不肯癖孤寂,相约兽王来与蹲 。不好真龙虑虎尾,小儒咋舌安足论 。我且引青龙杖 , 饮白虎尊? ,  试登龙山学射虎,石上猩红认羽痕 。(浓花野馆诗抄)
诸韩山 诸韩村南山,即松崖山之阴 。林樾芸蔚,水泉清美 , 较诸山为最,俗呼大腰山、小腰山 。逾小腰山而上,为吴氏即林园,有碧藏楼、锁筠居诸胜 。详见《胜迹》门 。弁雾山 《江南通志》:“在虎山东北 。云雾在上,望之如冠 弁 。”陈州志:“高一百十丈,南北长一里,东西阔一百七十步 。”崔志:“在诸韩村北,俗呼为别母山,今土人呼为蝙蝠山 。”
春晓行弁雾山麓 国朝·吴之栈
策骞郊原外 , 闲从岭畔行 。东风吹不尽,晓雾又将生 。野鸟逢人唤,山花夹路迎 。后游期脱帽 , 高咏趁春晴 。(澹村诗钞)
华盖山 《江南通志》:“在弁雾山东,形如华盖 。”陈州志:“高一百三十五丈,东西长三百七十步,南北阔三百四十步 。”
华盖山 国朝·唐昆基 几处岚光映物华 , 香烟福果证无差 。垂来珠络方排闼 , 飞尽芝云正落花 。杨柳春旗围彩仗 , 金银贝阙认仙家 。丹崖翠壁知多少 , 到此山灵莫浪夸 。(深柳堂吟草) 小鬲山 《元和郡县图志》:“小鬲山在东海县北六十里,田横避汉所居之山也 。其山三面绝壁,皆百余仞,惟东南一道,略容行人 。”《方舆纪要》:“其上垒石为城,亦谓之田横固 。”顾志:“即田横冈 。大岛之北折而西,一名隔峰山 。”陈州志:“田横冈,高七百二十丈,周围十里,在隔峰山之上 。” 大岛 一名金蝉大岛,在诸麻村东北 。顾志:“与小岛对 峙,相去三里许,潮生则没其麓 。”(今下皆滩田.)陈州志:“在东海城北五十里,高二百五十丈,周围约十余里 。” 小岛 陈州志:“在大岛南 。高二百五十丈,周围二里 。”崔 志:“一名金蝉小岛 。” 石磊山 即东磊 。黄申瑾《云台图》称为“钟鼎”,土人呼“中顶” 。顾志:“在北沟浦上 。其山层峦叠嶂,怪石嶙峋,虽坡阪中,悉如鸱蹲龟伏 。无吠亩原隰可耕,山农于石室空中种瓜芋以糊其口 。近有樱桃千余本,杂以诸树,紫翠烂然,亦春游佳境也 。”崔志:“石磊山在云台清风顶东 。天生巨石,相叠如‘磊’字状,故名东磊 。今山多古木,杂植花树,殆以万计,实为大观 。”
东磊记
常安
宿清风顶,越日诣延福观,出三元宫,晓云出山谷,海雾迷空而下,相杂糅,鳞鳞然如波如浪,米襄阳画,墨沈淋漓,尚未能状此浮浮自也 。篮舆行云雾中,久之,抵九龙桥,观九龙洞 。又久,乃出山口五六里 。云渐敛,复循山东麓行,路顿险,荦确魂珂 。昇卒上下如贯猿,步不及寸,后趾蹑前趾,迄不得进 。舍舆扶掖而行 。而峰峦层叠,连属拥翼,秀拔万状,正以得其惊畏为可喜 。其峰曲如列屏,峭如立壁,或矗如攒剑,或锐如植圭,琳宫琼宇,辉煌绀碧,隐然杳霭间,亦胜境也 。黄冠纷纷下迎,且前导逶迤降,陟数百磴始抵观 。观左右,率大石如累卵,每累则三,或上一下二,或相叠积,历落堆垛不相粘 。而土花苔藓封其隙,陆离斑驳,虽商,周彝鼎器,未足比其古茂也 。呜呼!鸿荒之初,孰经纪而营腠之真,令人疑造化之有为也 。云台昔在海中,而东磊更其陡绝处,游人罕有至者,以故无闻焉 。余幸至其地,为尽搜其奇而记之 。或曰,兹山饶桃杏,春日尤胜,花光山色相映发 。余曰: “岁寒浮艳全凋,山之真藏毕露,正未可以冬为逊也,桃杏于东磊,何有无之足云 。” (崔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