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网店卖书赚钱吗 网上开书店赚钱吗( 二 )


(光合作用歇业时的媒体报道)
2010年1月8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制定发布《图书公平交易规则》,规定“新书一年内不得打折销售,网上书店和会员制优惠销售不得低于定价的85%” 。
该规则一出,便引发业界和社会的激烈争议,有人支持其保护了部分实体书店的权益,也有人指出它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并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 。同年9月,三协会发布重新修改后的《图书交易规则》,原先备受争议的“促销”一章被全部删除 。行业规范层面上的限价令宣告“流产” 。
此后电商平台陆续将图书纳入业务线,2011年苏宁易购上线图书频道;2012年4月,1号店的图书频道上线;同年6月,天猫书城采用出版商直营方式,入局图书电商……
历经独立书店的关店潮,图书电商的价格酣战,实体书店直到2013年才缓慢步入回暖期,但同图书电商相比,已经风光难在 。根据北京开卷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网上销售码洋首次超过实体店 。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上渠道规模占比达到79% 。
图书电商的进击,成为改变实体书店命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在今天来看,会发现早期的入局者们,过得也并不算好 。
当当2016年从纽交所退市,以低调换发展是真,“庆俞撵”的一地鸡毛是真 。长期的水土不服,使得亚马逊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锐减,以至于在2019年7月,相继宣布放弃实体书业务和停止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 。
从目前图书电商的经营形态来看,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以当当京东为代表的图书自营模式;淘宝、孔夫子、天猫这类向个人或者出版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以及多抓鱼这类C2B2C的二手图书电商 。
虽然图书的储存和运输不会对电商带来高额的成本,但是对于选择自营模式的平台来说,图书的高SKU在带来长尾效应的同时,也加大了图书管理和自建仓储的成本 。在李国庆刚刚结束的世界读书日直播带货中,他回忆起早期的当当,“我从卓越网学到了一件事,就是选精品,图书不做好把关是万万不能的 。”
(当时的媒体资料)
但对于电商平台们来说,占有线上图书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商业模式的终点 。抽象来看当当与京东的价格战,前者是以3C数码为切口,扩大平台的产品生态,而后者是增加图书品类,释放转型为全品类电商的信号 。在当时有人曾唏嘘当当急于迎战,将主营业务的竞争秩序变成了以“烧钱”为主题的无序竞争状态,为后来的连年亏损埋下祸根,但对于刚刚上市,亟需扩张业务范畴的当当来说,转型,终有一战 。
因此,无论是实体书店的复合式经营还是当当“自损八百”的转型,似乎都在论证一个逻辑:仅依靠实体书的经营无法支撑起一个持续的商业模式 。
从这个视角上看,多抓鱼虽然依靠二手图书异军突起,但同样深谙这个道理 。其创始人猫助在一席的分享中讲到:“我们是一家正经的商业公司 。虽然我们的员工都很喜欢看书,也非常喜欢逛二手店,但是我们觉得,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在背后支撑,这样才可以走得比较长远,而不是用爱来发电 。”
从商品品类上看,包含自营全新品图书、二手图书,也开始将kindle、耳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纳入经营范畴 。“真正的好东西值得买两次”也浓缩着多抓鱼的社区价值取向——以二手产品买卖分享为联结形成的,尚未涉足社交功能的,兴趣社区 。
从2000年初到现在,图书电商算得上是一门老生意,用户画像清晰,且有前车之鉴 。也正因如此它又是一门很鸡肋的生意,对处在成长期的平台来说是商业模式的考验,对于拥有成熟模式的电商平台却又像是锦上添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