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6个基本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二 )


在项目部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在施工有序开展的同时应该系统性地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

成本管理的6个基本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文章插图
【成本管理的6个基本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程序是这样的:
一、责任成本的确定 。
以公司组织架构为主线,从上至下进行成本责任分解 。以在投标阶段对项目进行的粗略测算为基础,经公司和项目部二级共同测算,确定项目部的责任成本 (如果是挂靠项目,就是项目老板与其聘请的项目班子共同测算) 。这个责任成本就是公司下达给项目部的成本管理任务或指标 。(为叙述和阅读方便,本文下面在提及公司和项目部关系时均默认同时指挂靠老板与其聘请项目班子的关系) 。
二、成本降低率的确定 。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外部因素如价格变动等几率大,项目本身不可预见因素亦多,责任成本测定的精度不可能很高;同时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发现,公司与项目部就责任成本进行协商时,项目部总是会以各种理由赢得一定的成本压缩空间,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总是存在挖潜的空间,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成本降低率的概念(成本降低率这个概念应该一看就知道其含义,不需要再定义了吧) 。
公司用责任成本和成本降低率二个指标考核项目经理部,并据此与项目部签订成本责任控制合同,以此考核项目经理部并进行奖罚 。
三、目标成本的确定 。
项目部在公司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责任成本的框架范围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通过细致的挖潜,计算出项目成本控制目标,成为项目目标成本,作为项目部内部的成本控制目标 。目标成本必须低于责任成本与成本降低率的乘积,否则没有意义 。
四、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岗位成本责任目标 。
在此,笔者特别向各位看官推荐岗位成本责任目标的概念 。一般的企业,把责任成本下达给项目部,项目部测算一个内部控制成本,成本的测算和分解工作就算结束了 。老实说,施工企业能做到这二步的其管理水平在行业内已经算不错了,很少有施工企业有能力将成本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 。
但是,管理经验和理论都告诉我们,任何管理目标,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即岗位),否则目标极易落空 。项目的成本目标管理更是如此 。以前我在央企,大家经常喊的一句口号:“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说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因此必须把项目部内部控制的目标成本分解到项目部各岗位上去 。项目成本管理是个非常综合性的工作,几乎与项目部所有岗位相关 。如施工员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材料、人工、周转材料、工具的耗损直接相关联;采购员采购材料的价格,采购时间都与成本有关 。CI员与文明标化的资源消耗有关,等等 。把项目目标成本根据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和分工、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所需消耗资源的种类,细致地进行分类和排列,进而与每个岗位挂起钩来,制定出每个岗位的成本责任 。项目部据此与每个岗位签订岗位成本责任书,依此对每个岗位进行考核和奖罚 。
五、成本计划的编制 。
计划是管理的永恒主题 。计划管理贮臧着管理者对资源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水平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计划一般按月度编制,成本管理也是按月度的形式展开 。月度成本计划是控制性计划,是实际施工中控制成本的基础性条件 。因此月度计划的编制细度必须能够满足公司对项目部成本控制水平和控制成果的考核,也能够满足项目部对各岗位成本控制的水平和控制成果的考核 。反过来说,月度成本计划的编制细度必须能将各项成本指标分解到各岗位上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