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敏感期怎么做比较好


在宝宝敏感期里 , 正确引导很关键
宝妈应该怎样辅助引导宝宝建立敏锐的观察力呢?
第一:宽容和理解宝宝的探索行为

宝宝的敏感期怎么做比较好

文章插图
处于细微事物敏感期的宝宝 , 会喜欢去捡路旁的“小垃圾” , 这样的行为 , 宝妈不要生气 , 甚至嫌弃他不爱干净 , 把他捡起来的东西扔掉 。
在宝宝的世界里 , 一切都是探索 , 地上的小昆虫、路边泥泞的小树枝、奇形怪状的石头 , 在他眼中 , 都是新奇而美好的事物 。
第二:创造机会 , 让宝宝体验观察的乐趣 , 但不要刻意安排
从宝宝会走路开始 , 宝妈就要有意识地给予他自由探索的机会 , 并为他提供一些合适的环境 , 让宝宝经常可以去户外玩耍、散步 , 让宝宝在不同环境中对宝物进行分类、配对、排序和比较 。
如果宝宝喜欢捡树叶 , 收集小石头 , 支持他、鼓励他 , 让他可以去探索一些他想要探索的东西 , 宝妈的任务是给予宝宝一个安全的环境 , 耐心陪伴即可 。
但是 , 宝妈不要刻意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 , 一个一个让他认 。这样的方法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 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宝宝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 , 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
第三:亲近大自然 , 提高宝宝的观察力
宝妈要多带宝宝亲近大自然 , 它是宝宝的乐园 , 所有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宝宝最生动的观察材料 。随着宝宝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 , 大自然的探索可以拓展出更深层次的内容 , 宝妈可以告诉宝宝昆虫的分类 , 树叶的纹理等 。
通过亲近大自然 , 宝宝的认知、思维、想像、表达都会伴随观察能力的提高悄然成长 。
细微事物敏感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 , 但相同的敏感期在每个宝宝身上出现和结束的时间都不同 , 程度也不尽相同 。
我们需要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仔细观察、充分理解、因势利导 , 不要经常拿自家娃和别人家的作比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