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生活部是干嘛的( 三 )


因此 ,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 下次英语四级要考75分 。自此以后 , 我不打乒乓球了 , 尽管之前我平均每天至少打2个小时 。每天晚上 , 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学习英语 , 直到空旷的教室里只剩我一人时才离开 。
记得是大三的暑假,我在西安市的公用电话亭里,得知自己第三次英语四级考了75分 , 一分不多 , 一分不少 , 和目标完全一致 , 而且打破了全班的英语四级记录 。经历了英语四级的磨练终于体会到应该怎么学习了 , 醍醐灌顶般瞬间悟道了 。
大四时,我以同样的学习态度参加了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 , 以动物科学专业第二名草学研究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之后,我顺利地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毕业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地奥博士生奖学金一等奖 。
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后,我当了24年的学生 。现在自己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 可想自己这24年的学习生涯 , 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管你之前多么优秀 , 面对新的人生阶段 , 必须永不停歇更加认真地去学习 。

大学生活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生活部是干嘛的

文章插图
Teachers\' Day
榆中校区:青春呼啸而过
杨许波(文学院讲师)
2001年9月 , 我独自背着行囊来到遥远的兰州 , 成为了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第一届学生 。
那时 , 除了新建的教学楼 , 其他都是兰空的旧建筑 , 3000多学生分布在25栋三层的宿舍楼中 , 女生在东区 , 男生在西区 。因为有几门课程在教学楼A101上课 , 晚上班里就有同学去那里上自习 。大一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天晚上在A101那间教室 , 伴着其他同学的翻书声与笔尖写在纸上的沙沙声 , 惬意地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早读成了我每天最期待与享受的事情 。每天早晨七点 , 在校园广播声中醒来后 , 我就抱着书本出门 , 东区羽毛球场、隆基大道东段、和谐园、学术交流中心(将军院)等都是我早读喜欢去的地方 。
然而 , 时光终究不肯停歇 。2004年暑假过完 , 我们就要搬到兰州市的一分部校区 。到了兰州 , 时间好像一下加快了脚步 。大四一年 , 匆匆忙忙 , 同学们更加想念榆中校区 , 仿佛我们的青春只属于那里 。毕业前 , 班里出了一个纪念文集 , 每人写一篇文章 , 文集定名《青春呼啸而过》 。大家相约去榆中校区的新操场上踢了最后一场球 , 之后 , 青春开始散场 。
在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同学后 , 我开始了研究生生活 。在一天天的忙与盲中 , 总会时不时地想起宁静的榆中校区 , 想起雨中的萃英山 。虽然离开了 , 但是榆中校区始终停留在同学们的惦念中 , 每次和他们打电话 , 总是会说什么时候一起回去看看 。
同学们没有回来 , 我却离开了兰州 。南京读博三年 , 每天上网都会习惯性地点开兰大网页 , 浏览学校的新闻 , 每当看到学校取得一些成绩 , 有一些发展 , 心里总是非常高兴 。
终于 , 我有机会回母校任教 。初回母校任教时 , 又一次坐车到榆中校区 , 一切都感觉那么陌生 , 又那么熟悉 。站在以前经常上课学习的教室 , 面对着未曾谋面但却感觉十分亲切的学弟学妹 , 我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在做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