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就抱真的会宠坏婴儿吗 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吗


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吗?
“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看完最新研究,才知道自己完全理解错了
新手妈妈时期,最怕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娃的哭闹了 。

一哭就抱真的会宠坏婴儿吗 一哭就抱会宠坏孩子吗

文章插图
很多生娃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妈妈表示,没想到有一天会被宝宝的哭声治得死死的 。
而对于木有什么实战经验的新手妈妈来讲,解决孩子哭的唯一方式,大概就是抱 。
可每每遇到“抱”这个问题,家里就成为了辩论现场 。
正方辩友(新手妈妈):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看着可怜兮兮的,怎么忍心看TA哭而放任不管,娃的安全感岂不是要破坏掉了?
反方辩友(过来人):一哭就抱?以后可有你受的,现在7、8斤,你抱着是没压力,20斤的时候你再试试?臭毛病一旦惯出来,到时候你想放都放不下了 。
婴儿哭闹不是「坏」习惯,他们只是在用「哭闹」这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 。
不要跟孩子太过亲密,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 。
得到太多安慰的婴儿会依赖大人,长大后会变得太黏人而无法独立 。
这些所谓的「哭声免疫法」,都是国外要淘汰的东西了 。
我在 Google 上搜索了睡眠训练专家口中最著名的训练方法「Cry it out」(哭声免疫法),出现的都是关于「cry it
out」对宝宝大脑的伤害相关新闻 。
“在国外,如果宝宝摔倒了哭,家长是不会去抱的,宝宝哭着哭着就停了,发现没有人帮忙会自己站起来,他们就是这样培养孩子的独立 。”
上面这种“哭声免疫法”被很多人都追捧 。传说这种方法能训练出一个很少哭闹、让妈妈省心省力的婴儿,据说国外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带孩子的 。不少明星妈妈也是这一理论的拥趸,马伊俐在带大宝的过程中就曾这么做过 。
娃哭了不抱真的能锻炼独立能力吗?立刻回应娃的哭声,会过分骄纵孩子吗?不抱,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吗?
宝宝不能一哭就抱吗?
及时安抚的好处
0-1岁婴儿宝宝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而信任感和安全感,正是通过妈妈一次次及时而温暖的回应里获得的 。
●敏感而及时的回应,可以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如果宝宝从出生起,每天循环无数遍经验就是:当我哭了,妈妈会很快赶到我身边,根据我的需求,喂我甜甜的neinei、帮我换掉又冷又湿的尿布、用温柔的声音安慰我 。那或许到了后来,他会忘记这些生命之初这些小事,但一样最最宝贵的东西印刻在了他的脑回路中——对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拥有了信任的孩子,如同扎根于土壤的植物,能繁茂的朝向蓝天和阳光生长,有与星辰对话的底气,也能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
●具有安全感的宝宝,能更加勇于探索、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在新环境里,妈妈是他的安全基地,他可以试着走出去,也可以随时跑回妈妈怀里,撒撒娇、求抱抱,在妈妈的鼓励下,再次扬起小小的帆“出征” 。
慢慢的,当他长大,即使需要跟妈妈分别一段时间,他也知道妈妈一定会回来,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
相反,童年缺失安全感的人,成年以后也更容易陷入“社交障碍”或“讨好型人格” 。
●及时回应,可以减少宝宝的哭闹,增强宝宝人际沟通能力
心理学家M·安斯沃斯的经典研究发现,0-3个月时能得到父母及时回应的宝宝,在8-12个月的时候反而哭的更少 。
另外这些宝宝人际沟通方式也发展的相对更好:虽然他们还不会讲话,但会用脸部表情、身体语言、手势、牙牙儿语来和别人沟通,而不是总用哭声来倾诉一切不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