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药一定要配热水吗


孩子吃药一定要配热水吗
好像大家吃药时都习惯倒点热水,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药都可以用热水吃,对宝宝而言就更是,有些药物遇热后会改变,药效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因不良服用方法而让宝宝有生命危险 。
用果汁牛奶或茶水送药好吗

孩子吃药一定要配热水吗

文章插图
果汁中含有的酸性物质,能够中和碱性药物,影响药效 。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酸,则能在药物表面形成薄膜,从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
而茶叶中含有的鞣质,能与蛋白质、生物碱或金属盐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同样影响药效 。
哪些药物不适合配热水
因为这些药品遇热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主要有以下几类:
维生素C
维生素C为极易被氧化的水溶性药品,遇热后其分子结构被水解,丧失疗效 。
止咳糖浆浸膏类
例如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 。患者口服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益于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如果用热水冲服便会稀释药物,降低黏稠度,破坏保护膜,影响疗效 。
含有消化酶类
包括多酶片、胰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他们分别含有助于消化食物的蛋白酶、淀粉酶或脂肪酶 。这些活性酶遇热后变性失活,从而丧失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注明;“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热至70℃以上失效” 。
含有活性菌类
例如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啫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还有酵母片、丽珠肠乐等药物均含有用于防病治病的活性菌 。这类药物遇热后活性菌被破坏,因而降低或失去疗效 。
活疫菌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传染病的作用 。
所以,服药时最好用白开水送服,同时应当注意水的温度最好与人的体温相近,不超过40°C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