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中国语言中常用的一个词,“五谷丰登”、“五谷杂粮”等,但五谷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五种作物 。
“谷”是指有壳的粮食,像稻、稷(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一层壳,所以叫作谷 。“谷”字的发音,就是从壳的读音来的 。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五谷”到底是指哪些粮食呢?

文章插图
【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什么 五谷杂粮有哪些】关于五谷的主流说法是稻(俗称水稻、大)、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但是,又有些其他的说法 。比如,《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三十三种,豆类有十四种,总共四十七种之多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这两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和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于五种,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很大差异 。
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而习惯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 。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 。
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 。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一直都多于南方的人口,这与小麦的推广耕种有直接的关系 。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此后至今一直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 。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地区种植,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已经居绝对优势,大麦、小麦、黍稷等粮食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 。
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所以,五谷的具体所指并不固定,中国人的粮食供应也是与时俱进,五谷杂粮也泛指各种粮食作物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怎么给初中的孩子做出营养又多样的早餐 孩子的营养早餐做法大全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妇女在单位的重要性 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