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重回集体
如果孩子已经调整自我,做出改变,被孤立的情况却依然存在,此时家长一定要出马帮助孩子重回集体,不能让孩子长期孤立下去 。
家长可以尝试先帮孩子“拉拢”一两个小朋友,直接和这几个“关键小朋友”的家长联系,组织聚会、逛公园等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关键小朋友”如果是班上有影响力的孩子就更好了 。孩子有了朋友,就相当于在集体中有了阵营,再打开僵局,扩展友谊就不是难事了 。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列一张“朋友圈清单”,即把班级里的孩子分组,左边是不友善区,右边是友善区,把班级里对自己友善和不友善的小朋友分类 。孩子会发现,原来班级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不友善,这样孩子再进入班级,就不会那么恐惧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先和友善区的小朋友玩,教会孩子主动结交新朋友的办法,比如请同学帮个小忙、自己帮同学解一道数学难题、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同学等 。
老师协助,重塑形象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更有效 。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有目的地引导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对于被孤立的胆小的孩子,可以请老师通过多肯定孩子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让孩子更容易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 。对于被孤立的出色的孩子,应该提醒老师避免过多的溢美之词,同时让孩子多做一些班级服务类的事情,比如值日、管理水壶等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集体的认可,需要被同龄人接纳,需要和小伙伴一起长大 。这也是家长要对孤立及时干预的原因 。不过,孩子长大后,有了明辨是非、自我成长的能力时,或许还会遭遇被孤立的情况,那时就要看看,这个孤立自己的群体,是不是真的值得去“合” 。
坚持自我,很多时候是通往成功的根基 。实际上,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我们并不是不要合群,而在于合什么群 。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能够带给我们力量,字字珠玑都能引发共鸣,相互学习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与自己匹配的群体,才是一个人要找到的组织 。
孩子被孤立,是他们人生的重要经历 。如果处理得当,会让孩子增强面对困境的信心 。因此,家长在引导和处理的过程中,要回归到孩子本身,要“陪”孩子慢慢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大包大揽“替”孩子解决问题 。
随着孩子阅历的丰富,见过听过的越多,接触的人和事越广,也就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楚: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和什么样的人为伴 。而现在父母要做的是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挣扎,及时帮助他们走出被孤立的阴影,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被起诉后会怎样
- 女生表白被拒后 表白女生被拒
- 为什么猫咪不爱钻被窝 小猫钻被窝不会缺氧吗
- 欠款被仲裁后多长时间会强制执行
- 微信怎么被诈骗 微信被骗怎么起诉
- 被拉黑后的挽回技巧 联系方式拉黑挽回秘诀
- 如果被公司开除工资还有吗
- 同学借钱不还怎么处理 同学借钱不还如何处理
- 猫钻被窝是因为冷吗 猫钻被窝会不会闷死
- 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不严重可以索要精神损失费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