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内容 防近视安全教育( 二 )


沐浴在自然的阳光下是预防近视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儿童青少年应多在户外活动,可以通过走路上下学,增加课间、午间、放学后的户外活动,以及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多安排一些户外时间,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120分钟) 。
第三,创造良好视觉环境 。
学校和家庭都应改善室内采光照明条件,配置与儿童青少年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应符合国家标准,家庭应使用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的台灯 。晚上读书做作业时,应同时打开台灯和房间的顶灯,并且台灯宜放在写字手对侧前方 。
第四,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和生活习惯 。
读书写字时,做到“三个一” 。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此外,还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以及光线昏暗或者阳光直射下看书 。
儿童青少年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视屏,如必须视屏,应选取屏幕大分辨率高的屏幕 。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应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儿童青少年在观看电视时距离应不小于屏幕对角线的4倍,观看电脑时距离不小于50cm,看手机时距离不小于33cm 。避免儿童青少年接触不必要的电子屏幕环境 。
中小学近距离用眼时应坚持“4010法则”,即每30至4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休息10分钟,低年级的小学生用眼时间应更短 。休息的时候可以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到户外活动等方式缓解用眼疲劳 。
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二者也是视力健康的重要保障 。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营养要均衡,不偏食挑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
第五,大手牵小手,家长孩子共行动 。
家长和孩子都应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信念 。家长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并且以身作则,不要成为“手机控”“电视控”“电脑控”,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
来源:云南疾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