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画影响风水 中国风水与艺术的相通之处


当人类从居住已久的半地穴和山洞中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7千年前了 , 1973年考古学家们在位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发掘了河姆渡文化遗址 , 河姆渡部落也是世界上最早建造住宅的先民 。
河姆渡先民建造的是干栏式建筑 , 干栏式建筑是上下两层结构 , 下层是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 , 动物 , 上层住人 , 这样以防潮和野兽的攻击 。整个房屋以木桩为基础 , 在木桩上架设横梁 , 横梁上铺设木地板 , 木桩与木桩垂直相交的衔接点用的是榫卯技术和绑扎的办法 , 基座较高 , 屋顶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型以利于流水 , 屋顶用草或者是苇席铺盖 , 以遮风挡雨 。这种两层式建筑为人类建筑发展史和建筑艺术史奠定了悠远而坚实的基础 。
【艺术画影响风水 中国风水与艺术的相通之处】 当人类以房屋为居住点开始 , 于是就有了择地而居的原始风水艺术 。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古中发掘出两片商朝武丁时期刻在牛胛骨上的卜辞 , 其中较完整的一片上的甲骨文字为宅丘 。这就是最早把居住的房屋叫做宅 , 汉代刘熙编著的【释名】一书中对于宅字的解释是;宅 , 择也 , 择吉处而营之 。就是选择一处吉利的地理位置来营造住房 。《说文解字》中对于丘字的解释是;丘 , 土之高也 , 非人所为也 。从北从一 。一 , 地也 , 人居在丘南 , 故从北 。意思是自然的很高大的土坡或者是小山 , 人居住在高大的土坡者是小山的南面 , 这就是最早提出的关于风水的最原始的方法 。
宅丘 , 就是将住房建在山的南边 , 一是冬天寒冷的北风被山隔挡住 , 吹不到南面 , 不至于寒冷 。二是山的南面正好太阳普照 , 不会因为山高而挡住太阳的光照 , 这样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于是就构成了这样一副图景 , 北面为后 , 有靠山 , 南面为前 , 有平地 , 为名堂 。这就是风水的雏形 。
为何古人把择地术叫宅丘呢?《墨子》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 , 就陵阜而居】 。说古人在不知道如何建造房屋的时候就选择山地或者是高大点的土坡 , 以半洞穴和山洞而居住 。《淮南子》中也说到【积壤而丘处】 。
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周易》的前身是《连山》 , 其后是《归藏》 , 最后才演变成《周易》 。《连山》可想而知当然是跟山有关 , 远古洪荒时代没有农业 , 先民们靠采摘野果子和捕猎来维持生命 , 一是山上的果树多 , 二是山上有各种禽兽栖息 。这是其一 , 洪荒时代没有水利设施 , 当洪水泛滥的时候先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往高处走 , 只有栖居在山上才能避开洪水 , 保证生命安全 。因此 , 先民们就把山作为生命的依托 。
正是源于聚落式的居住形式 ,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城镇 , 可以说聚落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这些城镇的建造也是严重依赖择地术的 , 清末民初的章太炎先生在其《神农时代天子居山说》中考证【古代帝王 , 皆作山居】 , 中国古史记 , 史集中都有关于依山而居的记载 。《春秋》中桓公二年有【城祝丘】 , 僖公二年有【城楚丘】 , 《竹书纪年》中有【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 , 还有《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周庄做漆园吏的地方更名叫【漆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