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起家的韩都衣舍如何“称霸


无论背后的故事怎样 , 我们都不可否认 , 韩都衣舍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完了传统品牌需要十几年才可以走到的路程 。诚然 , 这种弯道超车式的发展 , 背后是互联网服装品牌较量传统服装品牌的结果体现 。
文/庐陵子村
当所有人都在吐槽代购的时候 , 很多人没有想到 , 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品牌 , 起家正是源于“代购 。

“代购”起家的韩都衣舍如何“称霸

文章插图
这个品牌就是韩都衣舍 。
2001年 , 韩都衣舍只是一个在淘宝上做韩国服装的代购网店 。从名字便知 , 韩都衣舍更像是一个渠道名 , 而非品牌名 。然而 , 不甘心只做代购;的韩都衣舍 , 于2008年开始自建品牌 。短短8年 , 目前其旗下品牌数量已达18个 ,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和唯品会等综合性平台 , 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从2008年到2014年间 , 韩都衣舍的销售额成长了500多倍 , 已经从年入300万元的小企业转身成为年入16亿元的电商黑马 。
无论背后的故事怎样 , 我们都不可否认 , 韩都衣舍用短短几年的时间走完了传统品牌需要十几年才可以走到的路程 。诚然 , 这种弯道超车式的发展 , 背后是互联网服装品牌较量传统服装品牌的结果体现 。
那么 , 在与传统服装品牌较量的过程中 , 以韩都衣舍为代表的互联网服装品牌是如何制胜的呢?
定位精准:品牌主导到消费者主导
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透露 , 对互联网品牌来说 , 最重要的是定位精准 , 这也是和传统品牌最大的区别 。传统品牌需要泛大众化 , 定位要模糊 , 不能太精准 。而互联网品牌一定要定位精准 , 我们是将线下的市场细分 , 最终由一个个小众市场汇聚成一个大的市场 。
这一点 , 貌似是赵迎光成功的关键经验 。早在做服装代购时 , 他即灵活掌握了这一招 。
那会他在做韩国服装代购 。因为人手不够 , 赵迎光到山东工艺美院等学校先后招了40名学生(一半是学服装设计的 , 一半是学韩语的) 。具体的做法是 , 从韩国服装类网站找到三千个品牌 , 然后筛出一千个来 , 每个学生负责25个 , 每天从25个品牌里选8款商品放到淘宝上去卖 , 卖出去之后就到韩国网站下订单 。表现上看 , 这只是一种筛选+优化的工作 , 但背后是对消费者精准定位的销售逻辑 。
这一技巧 , 如果上升到行业变化来说的话 , 即是品牌主导到消费者主导的转型 。而这 , 恰恰是互联网品牌相较于传统品牌的本质区别 。
模式:聚焦产品 , 买手制快速反应
据了解 , 一款产品从设计到上架 , 在传统时装界需要6到9个月 , 而互联网品牌每天都上新款 , 韩都衣舍每天的新款达七八十种 。
产生这么大差别的背后 , 其实是不同模式的速度反映 。
据悉 , Zara有400个买手兼设计师在全世界挑选衣服 。设计师和市场专家、进货行家确定产品最后的设计方案 , 以及投入生产的细节 , 而门店的服装搭配则在店长这一端 。但在互联网平台 , 买手和店长合二为一 , 做商品页面的人既是买手也相当于店长 , 负责开发产品 , 也负责搭配服饰、寻找卖点进行销售 , 并决定在网上卖什么价钱 , 根据天气的变化来打折、促销 。一个是冗长的流水线 , 一个是灵活的自经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