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宋楼镇名人 丰县宋楼有好玩的吗


图文:程守忠


这个周末,正好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
昨天早睡,今天自然早起 。未及下床,微信朋友圈里有关霜降的信息,已经铺天盖地而来 。
我看得意犹未尽,就牵出山地车,先到宋楼镇老街上吃水煎包、喝老粥,骑行去也!
才到镇区东侧子午河畔彩虹路,遇到县城骑友老吴哥、展鹏哥一行,一部分继续南行去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一部分折返县城 。我随着折返的队伍赴老家于堤口方向北行 。


丰县宋楼镇名人 丰县宋楼有好玩的吗

文章插图

旭日才升,车少路平,空气微冷清新,路旁果园红富士正红,那是怎样一个赏心悦目、惬意畅快啊!到了去陈楼村的路口,我们告别 。他们继续北行到县城,我西拐入陈楼村桃园 。
桃子早已下完了,但看着稠密老涩的黑绿色桃叶,还是感到其中果实累累,叶底藏桃 。我没有骑到复新河南侧的沿河外侧水泥路,就选择了一条入村的生产路西行了 。
小桃树趟子中间,套种着红薯 。虽说今天节令才进入霜降,其实已经下了一场甜霜了 。油碧的红薯叶一半枯黑,一半绿色,合乎李贺诗句中的悲壮和坚韧,“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阔大的红薯叶,看来老家人肯给土地施肥,踏实中肯地做到了“人不欺地,地不薄人”的境界 。刨开土壤,就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
几垄白菜分外喜人 。原来老家多栽培“胶州大白菜”,或者“泰安白菜”,而这些却是“天津绿”,口感更为隽永 。尤其是经历了苦霜后的天津绿,配农家猪肉、农家红薯粉条,贴锅饼,就留不住嘴了!
丰县宋楼镇名人 丰县宋楼有好玩的吗

文章插图

白菜地的旁边有清凌凌的萝卜,和淡蓝色的花菜 。再往西就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板皮场了 。
板皮加工,城南最先由陈楼村引入,接着辐射到于堤口、陈庄、齐庄、孟堤口、邵口、渠坑、王洼、瓦房、李大楼、杨楼、王岗集诸村 。如今已经成为丰县城南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宋楼镇,开辟了板皮加工的工业园区,生产各种板材,其产品销往海外和全国各地 。
陈楼村有能人 。当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广大苏北农村还处在土里刨食的阶段,陈楼村已经开始做皮鞋了,家庭作坊犹如雨后春笋 。他们开工厂、栽桃树,兜里的钞票厚了起来,村落也处在桃花源中 。
我父亲直到80岁时,还骑着他的那辆脚蹬三轮车,到陈楼村板皮场晒拾板皮,每天能得到近百元的收入 。


丰县宋楼镇名人 丰县宋楼有好玩的吗

文章插图

如今,于堤口村和陈楼村的板皮场连在一起 。放眼望去,雪白的杨木板材晾晒在棚架间,犹如草原上洁白的羊群,那里还有我父亲的身影 。他骑着脚蹬三轮车,悠悠而来,车厢里载着我给他买的大号保温杯,杯里装满温热的茶水,他满脸笑容,嘴里还哼唱着他熟稔的凤阳花鼓戏 。
走过楼房林立的村落,向西越过254省道,上了复新河上架设的那道小桥,向南眺望,就能看得见我们属于村落的草木了 。顺着西河堤向南走不远,就是我们村最远的一块大田地——大河西 。
这块土地东西走向,宽不过几十米,长约一公里,西头直抵北陈庄村口 。收割小麦的时节,以平车运送到场里,就是跑得快,最多一大晌,也只能拉三趟 。
顺着田埂上的小路向西骑行,草皮很厚,犹如骑在毡毯上,虽然行车涩沉,却开心怡人,脚下毕竟是熟悉的热土 。有一年在此割麦子,突然天降暴雨,就是躲在属于陈楼村河堤上的桃树下,上面覆盖着麦捆,还是被浇成了落汤鸡,冻得直打哆嗦 。一位小朋友哭喊起来:“这回得冻死了,再也不能吃陈楼的甜桃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