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飞机、改logo、搞出租,小鹏“嗨”过头了?( 二 )

文章图片
图5/7
资料来源 / 公司财报

文章图片
图6/7
资料来源 / 公司财报
但小鹏依然是亏损的 , 第三季度 , 小鹏亏损了15.94亿元 , 并且亏损还在逐步扩大 。 今年前三个季度加起来 , 小鹏总共亏损了35.78亿元 。 而蔚来前三个季度总共才亏损了18.73亿元 。
小鹏亏损扩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研发费用猛增 , 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2.64亿元 , 较去年同期增长99% , 较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46.4% 。 这主要因为是研发人员的增加(小鹏预计今年年底研发人员将超过4500人) , 以及研发新车的研发费用增加 。
不过 , 今年年中小鹏赴港上市融了一波资金 , 兜里的钱还剩挺多 。 财报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为453.579亿元 。
一切都是为了秀肌肉?
在电话会议上 , 小鹏还透露了更多信息 。
何小鹏表示 , 2022年下半年 , 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Robotaxi(无人出租车)业务 , 并且率先在广州开启试运营 。
按照何小鹏的说法 , 做Robotaxi时的核心思想是测试在城市中长时间使用的软件、硬件、数据的闭环能力 。 通过对这种闭环能力的测试 , 提高未来XPILOT 4.0甚至5.0的能力 。
Robotaxi是更具想象力的业务 , 据中金公司预计 , 到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场空间将超过2万亿美元 , 大大超过网约车市场 。 这是一块大蛋糕 , 小鹏准备下场搏一搏了 。 何小鹏表示 , 因为小鹏所采用的是自家的量产车 , 所以相比于小马智行和百度的Robotaxi业务 , 在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
百度此前公布 , 一辆无人车成本是48万元 。 但小鹏有现成的车 , 自动驾驶方案也是全栈式自研 , 进军Robotaxi业务反倒顺理成章 。
今年下半年来 , 小鹏的业务开始逐渐多元化:
9月7日 , 推出一款小朋友可以骑乘的智能机器马 , 代号“小白龙” 。
10月24日 , 推出第六代飞行汽车 , 确定了2024年计划量产飞行汽车的整体架构 。
11月23日 , 决定进军Robotaxi 。
四条腿的机器马 , 能飞的汽车 , 不需要人开的出租车 , 小鹏现在就差水里游的产品了 。 但别管靠不靠谱、有没有人买单 ,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深途:小鹏现在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秀肌肉 , 向市场、投资人证明自己的研发实力 。
如今的造车新势力还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 所以需要讲好故事满足资本市场的胃口 。 从当下来看 , 飞行汽车、机器马以及Robotaxi , 都是颇具想象空间的新故事 , 也更容易劝动投资人砸下重金 , 为未来买单 。
再说回车这块 , 新造车企业此前“抢跑”所获得的时间窗口和市场机会正在缩小 , 整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 原本在同一梯队的三家新势力也会因此快速分化 。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 , 公司的组织架构、团队能力、产品快速迭代能力……

文章图片
图7/7
理想目前还只有一款理想ONE , 尽管这款车非常能打 , 是新能源市场的销量爆款 , 但凭借一款车对抗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 还是慢了些 。
蔚来目前三款车ES8、ES6、EC6 , 但没有一款是爆品 。 2022年 , 蔚来将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的新车型 , 2022年将同时有六款车型在售 。 但是 , 在短时间内 , 蔚来唯一能指望的新产品就是明年一季度交付的ET7 , 而ET7主打的概念已经不新了(ET7有两个概念——激光雷达、固态电池) , 价格又贵(售价区间在44.8-52.6万元) 。 ET7能否救得了增长乏力的蔚来还是未知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