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急救步骤 心脏骤停怎么急救( 二 )


在建立人工气道前 , 成人单人CPR或双人CPR , 按压/通气比都为30∶2 , 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以后 , 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 , 通气频率为10次/min 。
胸外按压实施标准:患者应仰卧平躺于硬质平面 , 术者位于其旁侧;若胸外按压在床上进行 , 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 。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半段 , 按压点位于双乳头连线中点 。
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 , 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 , 双手指紧扣 , 以手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 。
身体稍前倾 , 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 , 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 ,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 。
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 , 但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
按压暂停间隙施救者不可双手倚靠患者 。
5.人工通气
开放气道:如果患者无反应 , 急救人员应判断患者有无呼吸或是否异常呼吸 , 先使患者取复苏体位(仰卧位) , 即先行30次心脏按压 , 再开放气道 。
如无颈部创伤 , 可以采用仰头抬颏或托颌法 , 开放气道 , 对非专业人员因托颌法难于学习 , 故不推荐采用 , 专业急救人员对怀疑有颈椎脊髓损伤的患者 , 应避免头颈部的延伸 , 可使用托颌法 。
人工通气:采用人工呼吸时 , 每次通气必须使患者的肺脏膨胀充分 , 可见胸廓上抬即可 , 切忌过度通气 。
在建立高级气道后 , 实施连续通气的频率统一为6s/次(10次/min) 。
口对口呼吸:人工呼吸时 , 要确保气道通畅 , 捏住患者的鼻孔 , 防止漏气 , 急救者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 , 呈密封状 , 缓慢吹气 , 每次吹气应持续1s以上 , 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
口对口呼吸常会导致患者胃胀气 , 并可能出现严重合并症 , 如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或吸入性肺炎、胃内压升高后膈肌上抬而限制肺的运动 。
所以应缓慢吹气 , 不可过快或过度用力 , 减少吹气量及气道压峰值水平 , 有助于减低食道内压 , 减少胃胀气的发生 。
对大多数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 , 推荐约500~600ml潮气量 , 既可降低胃胀气危险 , 又可提供足够的氧合 。
球囊-面罩通气:双人操作时 , 一人压紧面罩 , 一人挤压皮囊通气 。如果气道开放不漏气 , 挤压1L成人球囊1/2~2/3量或2L成人球囊1/3量可获得满意的潮气量 。
如果仅单人提供呼吸支持 , 急救者位于患者头顶 。
如果没有颈部损伤 , 可使患者头后仰或枕部垫毛巾或枕头 , 使之处于嗅闻位 , 便于打开气道 , 一手压住面罩 , 一手挤压球囊 , 并观察通气是否充分 , 双人球囊-面罩通气效果更好 。
6.电除颤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CA的原因是VF , 电除颤是救治VF最为有效的方法 。心律分析证实为VF/无脉性VT应立即行电除颤 , 之后做5组CPR , 再检查心律 , 必要时再次除颤 。
单相波除颤器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 双相波除颤器首次电击能量选择应根据除颤仪的品牌或型号推荐 , 一般为120J或150J 。对心室静止(心电图示呈直线)与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患者不可电除颤 , 而应立即实施CPR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