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独症及早干预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自闭症是具有极高治疗和抢救价值的疾病 。如能早期发现、科学干预,多数自闭症患者的预后可获得改善 。一些患者成年后还可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 。
一旦发现适龄儿童行为、知觉异常,应当早诊断、早干预,进行可提高患儿智能、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

文章插图
孤独症早期干预的基本流程
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干预一般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估;
第二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计划;
第三步:干预过程中记录数据,监测孩子的进展情况以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
而当一个阶段的干预目标完成后,应重新开始评估--干预--监测的过程 。
1、评估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评价孩子可能受到ASD及其共患病影响的各方面信息,作为制定干预计划的依据 。
主要评估包括:
1.临床基本信息评估
病史询问、行为观察(包括语言能力、社交沟通行为、刻板行为、感知觉异常、自伤、共患病及其他问题行为等)和全面体格检查和相关基因以及听觉、视力、脑电图、脑影像、脑功能等检查;
2.ASD的诊断性评估
DSM-5诊断标准;有条件者可使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和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评估;
3.发育评估
可使用贝利量表、盖泽尔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三版(PEP-3)等;
4.适应性行为能力评估
推荐使用文莱量表或婴儿初中生量表;
5.其他
家庭功能评估、父母能力评估、相关干预资源评估 。
2、制定干预计划
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指导ASD幼儿家庭,制定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干预计划,主要包括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的选择 。
对于早期干预的目标人群——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干预重点在于促进孩子社交沟通技能发展,干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ASD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能力、模仿能力、游戏能力等;
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如自伤、影响孩子健康安全的重复刻板行为等;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处理相关共患问题:如睡眠问题、胃肠道问题等 。
干预方法选择方面,应以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为基础,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水平以及在家庭推行的适用性来选择适合的早期干预方法 。
3、干预及进展监测
在早期干预进行过程中,需要及时、完整地记录相应数据,观察接受干预后,孩子的症状改善和能力提升状况,以判断干预是否有效 。
如有效,则继续实施干预,直至阶段性的干预目标达成,重新进行评估,开始下一阶段干预;
如无效甚至恶化,则根据相应策略进行修正,如选择其他早期干预方法、适当增加干预强度以及寻找其他可能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如共患病情况、家庭情况等 。
以上就是有关于孤独症孩子的相关介绍,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时,一定要及时注意 。
- 孩子个头越长越慢怎么办
- 孩子会因为长牙发烧吗 孩子长牙会导致发烧吗
- 小满过后怎么给孩子护理
- 孩子吃长期吃软饭会有这样的危害
- 风水塔的作用 水塔的风水
- 孩子感冒吃利巴韦林有用吗
- 芒种节气怎么给孩子养生
- 多大的孩子可以坐飞机安全通道 多大的孩子可以坐飞机
- 孩子3岁应该怎么教育 3岁孩子要怎么教育好
- 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