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清官册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是由极其细小的固体或液体颗粒 , 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 , 随着空气一起流动 , 而不是因为重力落到地面 。
所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 , 形成飞沫核 , 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 , 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清官册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文章插图
在病毒传播的语境下 , 气溶胶传播指的是空气中直接含有这样的病原体颗粒 , 被健康人吸入造成感染 。
个头小小 , 能飞会飘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 , 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 , 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 。我们闻到的其实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颗粒 。越小的颗粒 , 空气的黏性作用就越明显 。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 , 沉降速度很慢 。1微米的颗粒 , 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就达到1小时以上 。而环境中又总有风吹草动 , 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 , 始终停留在空气中 。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早已经消失不见 , 烟味还久久不散的原因 。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就叫做气溶胶(aerosol) 。之所以翻译为 “胶” , 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
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 , 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 。因此 , 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 , 并且在空气湍流的推波助澜下飘向远方 。飞沫核中若有冠状病毒 , 再被人吸入体内 , 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
气溶胶传播是如何产生的?
两种最典型的途径就是咳嗽和喷嚏 。咳嗽和打喷嚏能够雾化感染者上呼吸道上附着的唾液 , 甚者可能“扯下”一部分上呼吸道表皮细胞随着喷嚏喷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气溶胶 。
当然 , 正常的呼吸也可以产生气溶胶 , 只不过比咳嗽和喷嚏产生的量小得多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 , 从理论上看 , 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是有可能的 , 但其对疾病流行的影响非常有限 。
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 , 通常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 , 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
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 , 在实际生活中 , 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 , 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 , 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 。这样的病毒量 , 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
所以 , 气溶胶的传播对医护人员防范的意义更大 。提醒他们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 , 采取空气隔离措施 , 比如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