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葆元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 在世界画坛里也是独特的 。它以笔墨、矿物质颜料、宣纸或绢绘成 , 悬挂于厅堂 , 储存于画柜 , 无论纸本还是绢本 , 如精心收藏则千年不毁 , 于是那画里的山河与画外的山河一起屹立和奔流 , 构成江山永固的文化概念 。
中国人喜爱山水画 , 有条件的都要挂一幅山水真迹图 , 一挂千年 , 就挂成了文化传统 。我们热爱山水 , 自有寄情山水的文化精神 。西方绘画也有表现山水题材的 , 使用油画材料创作 , 然而他们是写生 , 写生就是写实 , 画的山就是山 , 水就是水 , 力求准确 , 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
山水画要读 , 读懂中国山水画需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 。山水画挂起来就是让人读的 , 我们往往看到一些人久久伫立在一幅画前不愿离去 , 深思着、神往着 。如果有画挂在家里 , 则每日观赏 , 看意境、看笔墨 , 不倦怠 。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 浅读入境、深读入神 , 入境则神游 , 入神则魂合 。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 可以追溯到五代的荆浩、董源、巨然、关仝四大家 , 绝不是说这里就是中国山水画的起点 。有人说 , 荆、董、巨、关四家之前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有山水画的表现 , 这幅图画中的山水只是人物的背景 , 还不能算纯粹意义上的山水画 。从荆浩的六要素来看 , 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 , 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 , 中国山水画的博大精深就在这六个字上 , 它要通过现象表达内心的思考 , 彰显精神气象 。在这里 , 山不是山 , 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 , 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 , 或静或动 , 都是生命在奔腾 。无论春夏秋冬 , 都是岁月在轮替 。中国的山水画家用无声的形象 , 述说着有声的世界 , 此处无声胜有声 ,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文化 。
荆浩给我们留下《匡庐图》和《雪景山水图》 , 连同其余三家的画作 , 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每一幅作品都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 说明从五代末至宋初 , 中国的山水文化就进入鼎盛时代 。荆浩强调笔 , 不是作为工具的笔 , 而是画中的笔触 , 他要求的是笔笔传神;他说的墨 , 也不是物质的墨 , 而是在画作中氤氲开来的墨 , 墨色多变 , 在变化中倾诉山情水意 。

文章插图
荆浩《匡庐图》
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评价四家中的关仝 , “立意造境格局简括拙朴 , 形象鲜明 , 工于关河之势 , 而少峰峦秀气” 。这就是文化意识对画中山水的修饰 。米芾又说关仝的用笔 , “笔愈简而气愈壮 , 景愈少而意愈长” , 这是艺术思维的辩证 , 传统中国画家的眼睛不是景物的截图 , 而是取景框 , 取什么、弃什么 , 以意而定 。中国山水画甫一登场就带着神韵 , 形成中华文化的气象 。
荆、董、巨、关是衔接唐宋两个时代山水文化的桥梁 , 其艺术思想影响着北宋一个朝代 。北宋画坛李成是其中的翘楚 , 然而他不是四大家的模仿者 , 在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又有自己的创新 。比较两代画家 , 我们看到 , 他们在布局上都创作全景式山水 , 尤其关仝 , 他的画峻岭接天 , 在宽度上就压缩了景象的伸展 。李成的山水图总要留一块天 , 留白拉长了视距感 , 把山推远了 , 景象就宽了 。在画意上李成多表现寒林形象 , 作品有《寒林图》《小寒林图》《茂林远岫图》《寒林钓艇图》《乔松平远图》等 。李成本是唐宗室后裔 , 唐末避乱流落到山东 , 他为人孤傲 , 凌寒而立 , 在图画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寒冷的世界 。他笔墨简约 , 人说他“惜墨如金” , 这是大家的用笔风范 。
- 新蜀山传 新蜀山奇侠传电影
- 贵州白山羊养殖技术 白山羊的养殖技术
- 聊城新公司注册 山东聊城注册公司流程
- 井冈山值得买的特产 井冈山必买特产
- 山西省公司注册流程 临汾注册公司流程
- 中山注册公司过程中必须清楚的9个常识
- 中山公司注册的网上流程图要了解的几个小知识
- 多肉山地玫瑰有多少个品种 山地玫瑰有些什么品种
- 山东过冬莴苣种植时间和方法 山东莴苣什么时候种植
- 涧下水命和山头火命配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