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有什么好玩的 山东汶上风水大师


汶上县在古代曾经称“中都”,如今“中都”几乎和汶上齐名 。现在大街上到处以中都命名,如:中都大街、中都文苑、中都广场、中都苑等等 。那么,谁给汶上启名叫中都?中都的来历又是什么呢?

汶上有什么好玩的 山东汶上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一、在历史沿革中曾称中都 。
由出土文物考知,约在15000年前,即有华夏先民在汶上繁衍聚居 。商代,县境内置厥国 。大诗人李白“北走厥国之墟”就是指的这里 。周代,先后置郕国和鲁中都邑、阚邑(下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于郕,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春秋称“中都” 。战国时,齐置平陆邑 。秦统一中国,县境内分属薛郡的张县、无盐县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东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 。此为汶上建县之始 。三国魏晋,今县境统属兖州东平国(郡)东平陆县 。南朝时改称平陆县、乐平县 。隋初仍称平陆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中都县,移县城到今天的县城所在地 。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 。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可见汶上曾在春秋和唐朝称中都 。

汶上有什么好玩的 山东汶上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二、有帝王庙堂的地方才有资格称都
什么可称为都呢?《孟子集注》卷四《公孙丑章句下.孟子之平陆》写道:“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 。“为都”,注解说:“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岳阳楼记》里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说君忧民,这里的庙堂是指国君、朝廷、皇都 。有的《词典》解释:“朝廷的代称”谓之庙堂 。难道汶上称中都的原因也与“庙堂”有关?汶上——古“中都”名称的来历
鲁九公墓位于南旺镇十里闸村西、古阚城 。大运河畔汶上南旺镇西境,南旺湖上,乃阚城遗址 。阚城,鲁下邑,桓公十年(前702),鲁桓公曾游于阚城,观其所象,为此地风光所陶醉,占卜吉凶,大为感叹,告诉左右,他想死后就葬在这里 。翌年,鲁桓公又来南旺观光避暑、考察风情,会宋公于阚城,观其地貌,山绕祥云,水笼瑞气,乃星占筮人,望气卜吉,喜而南拜,称此地风光秀美,为风水宝地 。鲁桓公之前的魏、厉、献、真、武、懿、孝、惠、隐九位国君,均葬于曲阜城东的防山之麓 。
公元前694年,桓公驾崩,鲁国大夫(辅臣)们便遵照他的遗愿,葬于阚南凤凰岭之南 。其后,鲁国的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也多依照周代埋葬天子的礼仪埋葬于桓公墓以南 。这就是鲁诸公墓,也称鲁“九公墓”,也叫“姬家皇林” 。又因此陵墓是桓、庄二公居上,所以也叫“桓庄陵” 。百姓称鲁皇林,或姬家皇林 。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还存在,但一般人已不晓其由来 。万历末年,附近的人从墓地下打井掘出两条石柱,石柱上镌有游龙,大石柱矗立在阚城鲁诸公墓道两旁,石柱上刻有对联曰:
家世西京衍豳、岐、丰、镐之旧,
诈封东鲁开邢、卫、曹、藤之宗 。
意思是说:鲁国国君住在西面的国都内,继承了周代先王的优秀传统;鲁君被封到东方,成为东方姬姓各国敬仰的中心 。
人们始呼为皇林,春秋称大野泽,隋代巨野泽,五代至宋金名梁山泊,到了元代叫南旺湖 。鲁皇林风景秀丽,青山绿水,苍松翠柏,庙宇林立、一道道牌坊庄严肃穆、数不清的石羊石马、文武大臣的雕像延绵几公里 。距皇陵3公里的凤凰岭东北侧,现十里闸村西原建有更衣楼(一名更新楼),是鲁公后裔所建,祭祀之前须在此更衣沐浴,也是鲁国国君、大夫们前往祭祀时的更衣憩息之所 。因中都邑城距鲁九公墓仅十里许,故而治邑曰“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