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二 )


(七)淡化角色,创设民主情境
好教师可以有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其中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 。良好的教学关系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一-统天下,师生间围绕某一问题可以深入讨论,教师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学生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师生间在沟通上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总之,当教师有效地转变了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与学生变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时,会融治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愉快,形成既有民主又不缺乏秩序的课堂情境 。
四、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生活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1.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的8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2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处理好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直观的,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方能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
(三)注重数学情境的问题性
新时期的教育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因此,成功的教学情境首先是蕴含矛盾和问题的,教师通过实验或者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或者在新闻热点中挖掘素材,提出问题,创设出难度适中,问题情境清晰,能引起学生共鸣,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
(四)注重教学情境的情感性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将学生带入到小女孩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日常生活的困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运用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并使他们为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感动 。这样的教学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激励着学生的斗志,唤醒了学生的认知愿望,鼓舞着学生的精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