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功效和作用

苦参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您这个知识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哦 。
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治疗痤疮,余常用《医宗金鉴》大苦参丸 。方用:苦参、蔓荆子、赤茯苓、山药、白芷、荆芥、防风、白附子、川芎、山栀、何首乌、白蒺藜、皂角、制川乌、黄芪、赤芍、独活、羌活、制草乌各50克 。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次 。每次服1丸 。原书中说:“治人面疮 。”人面疮,即痤疮也 。
苦参燥湿止痒,用以疗癣 。治疗牛皮癣,余常用《医宗金鉴》皂角苦参丸,方用:白附子、何首乌、威灵仙、白蒺藜各50克,蔓荆子30克,枫子肉60克 , 青风藤30克,大力子50克,明天麻30克,苦参175克,皂角50克,独活50克,连翘30克,砂仁20克,川芎50克,党参20克,荆芥25克,牛膝50克 , 白芷60克,当归60克,全蝎50克 , 制草乌30克,羌活30克,防风30克 , 胡麻仁50克 , 苍术30克 , 杜仲30克 , 白花蛇20克 , 甘草30克,枸杞子50克 。共研细粉 , 炼蜜为丸,10克重 , 每日服3次 , 每次服1丸 。原书中说:治疗“粟疮作痒,日久肤如蛇皮者” 。(程宝书)
附1: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的功效一
清热,燥湿,杀虫 。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 , 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 , 疳积 , 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
①《本经》:中药苦参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
②《别录》:中药苦参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 , 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亦,疗恶疮下部匿,平胃气,令人嗜食 。
③陶弘景:恶病人酒渍饮之,患疥者服亦除,盖能杀虫 。
④《药性论》:中药苦参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 , 赤癞眉脱 , 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
⑤《唐本草》:中药苦参治胫酸 , 疗恶虫 。
⑥《日华于本草》:中药苦参杀疳虫 。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 。
⑦《珍珠囊》:中药苦参去湿 。
⑧《滇南本草》:中药苦参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 。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 。消风,消肿毒,痰毒 。
⑨《本草从新》:中药苦参燥湿,胜热 , 治梦遗滑精 。
苦参的功效二
中药苦参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均有抗心率失常作用;苦参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率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还有利尿、抗炎、抗过敏、镇静、平喘、祛痰、升高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 。(中药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附2:中药苦参治病验方10则
【中药苦参治病验方10则】
①中药苦参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仁存堂经验方》)
②中药苦参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酒浸湿 , 蒸晒九次为度 , 炒黄为末 , 净)一斤 , 地黄四两(酒浸一宿,蒸熟,捣烂) 。加蜂蜜为丸 。每服二钱 , 白滚汤或酒送下,日服二次 。(《外科大成》苦参地黄丸)
③中药苦参治谷疸,食毕头旋 , 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 。牛胆丸如梧子 。以生姜汁服五丸,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