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治肺痈肺萎:川贝一两 , 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 。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 , 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 。(《医级》贝母括痰丸)
⑧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 , 皆心藏积热所致:贝母一两(炮令黄) 。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⑨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 , 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 。(《集效方》)
⑩化痰降气 , 止咳解郁 , 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 。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 。(《卫生杂兴》)
⑾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 , 同猪蹄汤调下 。(《汤液本草》三母散)
⑿治瘰疬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 。为细末 , 用皂角半斤锉碎,搓揉浓水 , 滤过作膏子 , 和药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 。(《昔济方》贝母丸)
⒀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 。(《本草切要》)
⒁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 。(《仁斋直指加)
⒂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 。(《儒门事亲》)
⒃治小儿鹅口,满口白烂:贝母去心为末 , 半钱 , 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 , 缴净抹之,日四、五度 。(《圣惠方》)
川贝母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
①《本草经集庄》:"厚朴、白薇为之使 。恶槐花 。畏秦艽、矾石、莽草 。反乌头 。"
②《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我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