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仔细的学习下吧 。
附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Wū Tóu Fù Zǐ Jiān
【英文名】tip of Common Monkshood, root or tip of Prepared Lateral,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别名】川乌头尖、附子尖、川乌尖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乌头)或子根(附子)上的尖角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肝;肺;胃经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吐风痰;祛寒止痛 。主癫痫;痰劂;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汤 。外用:研末调敷 。
【注意】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
【各家论述】
1.《纲目》:乌附用尖,亦取其锐气直达病所尔,无他义也 。
2.《本草备要》:朱丹溪治许白云,屡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等剂吐之不透 , 后用附子尖和浆水与之,始得大吐胶痰数碗 。
3.《本草求真》:常山吐疟疾积饮在于心下 , 瓜蒂吐热痰在膈,木鳖子引吐热毒从痰外出,莱菔子吐气痰在膈,参芦吐虚痰,乌附尖、藜芦吐风痰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海狗油的功效与作用
- 夏枯草的作用和副作用
- 淘宝直通车关键词场景权益的常见问题汇总
- 玉米须的作用
-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 橘红的功效与作用
- 千斤拔的功效与作用
- 九香虫的功效与作用
- 黄连素的副作用
- 鳖甲的功效和应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