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一、稻田养殖
1、常年选用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注水方便的地方 。避免酸性土壤 , 面积最好是10-15亩 。
2、稻田养蟹必须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 独立的出水口 , 便于控制水位 。同时要作好防护工作 , 防止螃蟹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 。

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3、蟹种放养前7-10天稻田注水 , 并开始施肥以培育水质 , 每亩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料250公斤 。螃蟹的规格应尽量选择大规格 , 通常为50-100只/kg , 每亩饲养量为600-800只 。
4、蟹种放养之初 , 水田水位保持5-8cm即可 , 之后逐渐加水 , 在盛夏季节适当换水 。
5、以稻田水草为主 , 适量配以鲜活动物(如害虫等)、动物性饲料(如螺、蚌等)、植物性饲料和其他代用饲料 , 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 。日投喂2次 , 早晚各一次 , 每天的实际投饵量视摄食、天气情况增减 。
6、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定期巡逻 , 保证大闸蟹的正常生长 。
二、池塘养殖
1、养殖池以3-5亩为宜 , 池深1.5m , 水深0.8-1m , 要求池底淤泥少 , 并向水口倾斜 , 以便秋季捕捞 , 进水应在池面上方 , 出水口设置拦网 , 池的周围需要有防逃设备 。
2、放养前进行池塘清淤消毒 , 池塘移栽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每亩放养蟹苗0.5-1kg或螃蟹2-3万只 。
3、幼蟹培育阶段的饵料一般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 中期主要以麸皮、小麦片、水草等为主 , 投饲量根据饲料种类、水质状况、天气情况、水温及仔幼蟹摄食强度而增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